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資出現撤華潮?危言聳聽!

  • 發佈時間:2015-04-04 05:33:59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綜合新華社消息

  繼此前松下、夏普、佳能等日本公司也相繼決定或表示考慮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後,最近日本西鐵城又宣佈關閉在中國工廠,解散員工。對於由此引發媒體對外資是否會大批撤離中國的擔憂,日本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産業升級換代的必然,是一種正常的企業行為,不必過於介意。美國專家認為,“外資撤離”是偽命題,中國未來仍將是全球最重要的外資投資地。

  事實上,春天伊始,日本和南韓均傳出重量級汽車企業在中國新設工廠的消息。日媒3日稱豐田公司計劃在中國和墨西哥分別新建工廠,合計投資13億美元。韓聯社3日報道,現代汽車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第四家工廠開始動工。

  聯合國最新調研報告表明,2014年,中國仍是全球範圍內對外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

  這些都是正常的生意經

  外企在中國有撤有進

  最近日本西鐵城宣佈關閉在中國工廠,解散員工。此前,松下、夏普、TDK、佳能、大金、無印良品等公司也相繼決定或表示考慮關閉部分國外工廠,利用國內現有産能或新增設備擴大國內生産。

  但日本企業也並不是只從中國撤資。日本《日經産業新聞》日報3日報道,日本豐田汽車工業公司計劃在中國和墨西哥分別新建工廠,合計投資13億美元。這是豐田5年來首筆重要投資。報道説,中國新廠將設在廣東省廣州市,預計年産10萬輛汽車。豐田一名女發言人拒絕評論上述報道,稱“事情還未決定”。

  韓聯社3日報道,南韓現代汽車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第四家工廠開始動工。這家工廠位於河北省滄州市,預計初期年産量20萬輛汽車。

  蘇格蘭皇家銀行2月份宣佈了大規模收縮業務的決定。在亞太地區,該集團將出售或關閉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印度、南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內的業務。

  銀行發言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退出中國市場和中國市場前景以及中國經濟無關。這是一個全球範圍的退出,涉及絕大部分北美和亞太區市場以及全部非洲和中東市場,是集團在金融危機後回歸本土市場的戰略組成部分之一。而中國業務本身在2014年實際上實現穩步上升,甚至取得了歷史最好業績。

  對隸屬歐萊雅的卡尼爾品牌撤出中國,法國OC&C戰略諮詢公司合夥人弗雷德里克·費薩爾日前也表示説,卡尼爾撤出中國是正常的商業策略調整。該品牌是法國歐萊雅集團旗下的平價護膚品牌,在這個領域,中國本土品牌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卡尼爾最終撤出中國,是歐萊雅為了集中精力發展其優勢品牌、提高企業盈利和效率的選擇,與對中國市場前景的信心毫無關係。

  美專家:外資撤離中國是偽命題

  投資戰略調整不改對中國市場信心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表示,“外資撤離”中國其實是偽命題。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近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數十年內,中國對美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影響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比擬。甘思德強調,很多美國企業仍繼續選擇投資中國,這是因為他們看重中國市場,想要更加接近客戶。因此,考慮到中國的市場潛力及重要性,不太可能出現外資大規模撤離中國現象。

  日本經濟學家加藤義喜也指出,在日本從中國撤資的行業中,主要是從事紡織服裝、輕工和家用電器等低端或勞動密集型行業。不僅如此,決定從中國撤資的絕大部分日本企業,並不是真正撤離而是調整,只撤走部分競爭能力弱、盈利能力差的部門,沒有哪家大企業表明徹底放棄中國市場。西鐵城公司雖然宣佈關閉在中國的工廠,但否定放棄中國市場。

  “別搞錯,中國市場將長期處於棋盤中心,不下決心開拓中國市場者長遠必將付出慘重代價,”費薩爾説,OC&C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經濟轉型將在四個方面為跨國企業創造更多機遇,一是國內消費快速增長,二是城鎮化進程繼續推進,三是第三産業迅猛發展,四是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的新能源需求。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的最新調研報告表明,2014年,中國仍是全球範圍內對外國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受全球經濟疲軟、政策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201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較2013年下降8%,降至1.26萬億美元,但同期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約3%,達到1280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接收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