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鐵礦石價格跌破50美元/噸創十年新低

  • 發佈時間:2015-04-03 08:4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鐵礦石價格跌破50美元/噸 創十年新低

  國內鋼企收益甚微在業內人士看來,回顧以往,海外資本無論在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也無論鐵礦石價格是漲是跌,都謀取了巨大利益。而相比之下,中國企業運用諸如期貨工具等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仍十分不足

  國內鋼企收益甚微

  在業內人士看來,回顧以往,海外資本無論在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也無論鐵礦石價格是漲是跌,都謀取了巨大利益。而相比之下,中國企業運用諸如期貨工具等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仍十分不足

  4月2日,國際現貨鐵礦石價格跌破50美元/噸,創十年新低;同時,中國鐵礦石期貨也已連跌6天。

  在中國需求不振的大環境下,幾乎各方聲音都對鐵礦石價格的未來表示了擔憂。接受採訪的國都期貨投資諮詢部副總經理陳旭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市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或者説其引領著現貨市場的走勢”。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們寄望于生産原料的降價,可以間接提振國內鋼鐵産業的利潤。或許也正因為此,4月2日盤中,A股鋼鐵板塊實現普漲,截至收盤時,杭鋼股份實現漲停,貴繩股份金嶺礦業漲幅則超過了9%。

  不過,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並不這麼認為,他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即便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其能夠帶給國內鋼鐵企業的利潤也微不足道。核心問題在於國內市場對鋼鐵的需求不足,而供給卻沒有明顯減少”。

  中國、澳大利亞

  “判決”鐵礦石生死

  鐵礦石價格的下行顯然由多方面因素促成。而其中,人們公認的是,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首先,經濟下行引發了鋼鐵市場需求的嚴重不足;其次,陡增的環保成本令越來越多的國內鋼廠採取了減産、限産,甚至是停産措施;而隨著鐵礦石價格持續走低,以及預期進一步走低,鋼鐵企業則不得不維持庫存下線。

  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我國3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1,略高於預估的49.7,但此前已連續兩個月低於50。而匯豐(HSBC)/Markit聯合公佈的中國3月份製造業PMI終值則為49.6,創三個月新低(一般情況下,當PMI大於50時,説明經濟在發展,當PMI小于50時,説明經濟在衰退)。

  除了中國市場發生的變化,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的一舉一動也牽絆著鐵礦石價格的走勢。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佔到了總進口量的近60%,2013年這一數據為50.9%。

  根據相關報道,澳洲聯儲(RBA)將於4月7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是否採取降息。

  而寄望通過降息提振貿易的一大原因,便來自於澳大利亞最有價值的出口商品鐵礦石價格正在暴跌。一組預估數據顯示,鐵礦石價格每下跌10美元/噸,澳大利亞國家預算便將減少30億澳元。而今鐵礦石價格已累計下跌70%,這或將縮減澳大利亞約300億澳元的稅收。

  不過,在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看來,澳大利亞目前在是否要“通過降息促進鐵礦石出口”的問題上仍舉棋不定,也的確很難做出抉擇。

  她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FMG(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商)和力拓集團(鐵礦石三巨頭之一)表達了兩個不同的立場。其中,FMG呼籲設置限産;而力拓執行長沃爾什(SamWalsh)則稱,限制鐵礦石産量不符合澳洲的國家利益,駁斥設限可能有助提振鐵礦石交易價格的建議”。

  各界均不看好

  鐵礦石價格短期內回升

  總而言之,在供大於求的背景下,人們似乎並不相信鐵礦石價格將會出現“反轉”。

  絕大多數的投研機構認為,隨著季節性維修期結束,澳大利亞和巴西的供貨量開始增加,因此,沒有理由認為鐵礦石價格已接近觸底。他們甚至還預測,鐵礦石價格會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在40美元/噸至45美元/噸的水準。

  然而,資本市場往往樂於“逆境求生”。相對於中國市場現階段的需求不足,以及澳大利亞和巴西的供貨量增加,投資者發現,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及高鐵出口等很有可能刺激鋼材需求。

  不過,張琳似乎並不這麼認為。她在回復記者採訪時説,即便按照二級市場的規則看,“鋼鐵板塊的受益排序,也應劃歸第二梯隊”。言外之意,高鐵以及還處在戰略階段的“一帶一路”,並不足以為鋼鐵市場提供足以消納供給的需求。

  但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份到11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高達8361.23萬噸,同比增長46.78%,12月份更是出口鋼材1017萬噸,同比增長89.17%。而在此基礎上,人們相信,仰仗“一帶一路”等國家政策的帶動,今年鋼材出口依然前景可期。

  而除了市場格局外,陳旭向記者強調,“中國企業運用諸如期貨工具等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與國外企業具有較大的差距”。

  回顧逾10年來鐵礦石價格的波動,海外資本“無論在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也無論鐵礦石價格是漲是跌,都謀取了巨大利益。這十分值得警醒。”陳旭説。(記者 于 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