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西:網際網路帶“舌尖安全”進入良性軌道

  • 發佈時間:2015-03-31 04:32: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晉斌

  3月27日上午,山西省長治市沁縣沁州黃園區沁州綠集團會議室,記者用手機上的掃一掃瞄準桌上番茄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滴的一聲,番茄的生長履歷躍然手機螢幕上:種植日期、生長過程用藥情況、管護人員、採摘日期、包裝日期一應俱全。不一會兒,參觀者就將這盒番茄品嘗精光。

  沁州綠集團銷售部總經理殷利斌介紹説,“我們堅持綠色標準,並在生産過程中運用了物聯網技術,通過感測器與無線網形式把數據傳輸回來,遇到需要澆水、溫度過高或過低等情況它就會自動報警,並通過遠端控制,自動澆水或調節溫度。同時,在包裝過程,將蔬果的種植、採摘等相關數據存儲,以二維碼的形式在網際網路上為每一棵蔬果建立沁州綠身份證。消費者可通過追根溯源,增加蔬果安全的可信度。”

  太原維真農場更是在太原市的綠色餐廳體驗店,使用了二維碼點餐等手段,以此增加消費者對二維碼追溯食品安全的興趣和認可度。

  沁州綠集團和維真農場的做法只是企業生産主體通過追溯等手段增信産品安全的一個縮影,山西省市兩級政府在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上也有大手筆。

  3月17日,由山西省農産品品質安全中心實施建設的“山西省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平臺”上線開通儀式在太原舉行。

  山西省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平臺是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二維碼等新興技術為支撐,融合部門監管、主體生産、消費服務等多項綜合功能,全方位構建了上下相通、左右相連的認證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可有效實現認證農産品的“生産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資訊可查詢、安全可追溯”,從而實現保障消費安全,服務産業發展的終極目標。

  目前,平臺已線上錄入了沁州綠、維真農場等500多家認證生産主體,整合了線上申報審核、網路辦公、生産動態資訊報送處理、産品全過程追溯、重要資訊查詢公告發佈等多項功能。

  山西省農業廳廳長李平社説,追溯平臺的開通不僅可實現認證農産品從“農田到市場”的全程監管,也將為下一步大宗農産品的全程監管提供良好的基礎和運作管理經驗,從而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與此同步,山西省各級品質安全中心逐步以規模化的生産經營主體為載體,以農業投入品和有條件的農産品為重點,選擇部分市縣和“三品一標”獲證單位開展了追溯試點。

  不僅如此,沁州綠所在的長治市從去年起,也在探索建立山西首家市級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平臺。目前項目已通過立項和評審,市級財政投資概算1600萬元,目前已進入招標階段。

  長治市農委主任米燕平説,這不僅是一項惠農舉措,還是一項惠民之舉。在此基礎上長治市還將襄垣、長子兩縣列為2015年全省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示範縣試點,力爭用3~5年時間讓全市90%以上的農業縣(區、市)要成為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山西省2015年則要確保首批3個國家級和20個省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縣按期達到創建標準。

  這意味著,網際網路+支撐的可追溯為山西綠色農業産業的發展帶來的前景已經看得見、摸得著——

  從源頭開始把關的綠色生産方式,不僅讓沁州綠在省城太原的體驗餐廳天天爆滿,也引領了綠色産品向社區的直送商務模式的發展。目前,太原市北有沁州綠南有維真的綠色産品消費氛圍已經小有氣候。太原市陽曲縣維真農場的社區消費者太原市民楊寶華説,吃的不僅僅是綠色,而且是放心。

  由此,“網際網路+”帶給山西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和食品安全消費乃至山西農業産業發展方式上的變革將步入良性互動軌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