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油價加劇化工行業産能過剩 産業亟待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3-30 15:50: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3月30日電(記者 劉雪)低油價時代的到來,雖然使得石化行業獲得了更便宜的原料,但卻加劇了我國低端化工産能過剩的尷尬。專家認為,我國化工企業亟需推動技術創新,謀求轉型發展。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眼下與去年高點相比,油價已跌至“腰斬”水準。低油價對化工行業影響不一:石化行業原材料價格下降,但煤化工、生物質化工等其他原料的化工産業則面臨著衝擊。

  以煤化工為例,德勤中國企業管理諮詢總監李佳明説,以前有觀點認為只要國際油價不低於每桶50美元,煤制烯烴項目就有利可圖。實際上考慮到各種成本因素,通常情況下,當國際油價高於每桶80美元時,煤化工項目才能賺錢。而眼下,國際油價已跌至每桶40美元-50美元附近。長期來看,低油價將是一種新常態,這對煤化工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煤化工的後續投資需慎重考慮。

  對於傳統石化行業而言,低油價雖然降低了原料成本,但我國石化行業産能過剩的尷尬卻愈加嚴重。

  在過去十幾年中,我國經濟強勁迅速增長,對基礎化工品需求巨大,大批大型石化項目投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年-2013年十年間,我國化學工業投資增長高達113倍,年均增幅28.5%。但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基礎化工産能過剩,産品價格驟降,裝置開工率低,企業經營效益差。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潤生表示,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經濟下行壓力仍在持續,石油化工産品需求減弱。在此背景下,我國石化行業産能結構性過剩矛盾凸顯,傳統産業進入低利潤時代,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

  儘管如此,在專家看來,雖然低端化工産品産能過剩,但從全球來看,中國仍是令人矚目的化工消費市場。穩步發展的經濟及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使得中國對中高端石化産品的需求依然巨大。

  李佳明説,我國化工行業起步較晚,再加上早期基礎化工産品缺口較大,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低端産品生産當中。隨著經濟結構轉型發展,中國化工行業中資源配置錯位的問題越來越凸顯,低端産品氾濫,高端産品卻大量依賴進口。

  “目前中國石化産業面對的最大挑戰在於創新技術供給不足。”德勤中國化工行業主管合夥人觀洋認為,中國石化産業轉型升級必須依靠技術創新,推進並適應原料多元化的趨勢,開發應用先進適用技術,進而對傳統石化産業進行優化調整。

  觀洋表示,目前日本企業已經開始主動減少低端産能,並重新定位,著力生産高端産品。中國企業應把一些沒有競爭力的産能關停,同時謹慎新增産能。除了生産技術創新外,在現今的數字化時代,企業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市場行銷和責任關懷,以及推動業務模型創新與革新。另外,引導化工行業投資合理化,實現資金的高效配置也是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