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前軍官:中國海軍只有一型艦艇可與日本作戰

  • 發佈時間:2015-03-30 14:55: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軍事報道】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27日發表題為《日本前軍官:海上自衛隊比中國海軍強在哪》的報道稱,66歲的山內敏秀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前軍官,官至一等海佐,指揮過海上自衛隊精銳的潛艇部隊,也被稱為是日本了解中國海軍“第一人”。

  1988年,山內擔任潛艇艇長,後來離開自衛隊到防衛大學做教授。1994年,他在著名的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係,認識了日本“中國通”天兒慧。對方建議他研究中國方面,特別是研究中國海軍的動向。

  那麼,“日本海上自衛隊與中國海軍相比,強在哪兒?又弱在哪兒呢?”這是記者見到山內敏秀最想問的問題。

  他説:“能不能用優秀我不清楚。但我很自信地説,我們在海上訓練的時間至少比中國海軍長。我們在seamanship上還是比中國海軍優秀。”英語seamanship指的不僅是操船技術,而更多側重航海的技術和經驗。山內認為,在這方面日本更具優勢。他説:“中國海軍也在沿海訓練,海軍不僅僅是操作艦船,而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船要與海成為好朋友,完成作戰任務。”

  山內對航海的認識是,無論海洋情況如何,即便有大風大浪、情況危險,他的潛艇或戰艦也能與大海“成為朋友”。他説:“中國也在訓練,但僅練習技術是不夠的。不管出現什麼情況,你要征服大海來作戰。”山內接著提到另一個英語單詞“man-machine system”,也就是人與機器的一體化。他認為,只有“人與機器融為一體,才能發揮最大效力”,而日本在這方面也有優勢。

  他説:“海上自衛隊的裝備都是自己研發的,我們能更好地使用機器。很多東西都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想法研發出來的,當然也有從美國引進的,但哪怕是美國的東西,也像自己的東西一樣,我們用得很熟練了。”

  那麼,日本就沒有比中國海軍弱的方面嗎?

  山內先是開玩笑地反問:“有弱的嗎?”然後正面回答了這一問題。他説,中國海軍的優勢在數量上。中國海軍追求量,有數量密集的船,中國的海軍年鑒也談到“有多少船艦”。

  “雖然中國海軍有數量上的優勢,但很多船艦得進博物館了”。山內言下之意是,中國海軍艦艇的品質不高、技術落後。但他也提到,上世紀90年代後,中國政府也開始在質和量這兩方面追趕。他説,中國海軍旅滬級的驅逐艦還不錯,但也是試用,能跟日本等先進海軍打的中國艦艇現在只有一種型號。

  山內敏秀説,他對中國造船技術世界一流持有很大疑問。日本的造船技術相當穩定,一直將“大和戰艦”的精神傳承到現在。

  曾指揮潛艇的山內自然對中國潛艇感興趣。他説,中國建造的元級潛艇集中了海軍最強力量,所以水準高、能力非常好。但要量産、委託造船廠造,一下子就不行了。因此,中國海軍的造船産業,水準還很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