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尋求更高幸福指數的“江陰追求”

  • 發佈時間:2015-03-28 08: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沈建華

  在全國“百強縣市”中連續12年蟬聯榜首的江蘇省江陰市,群眾的“幸福指數”顯現性和感受性,都為各方稱道。但江陰人並不滿足。他們正開展新一輪農村生態環境品質提升行動,讓“幸福指數”指向更重要的民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民生

  在全國首強縣江陰市,“幸福指數”2007年起就成為重要考核指標。但“幸福指數”也有平均數,也有幸福的陽光不能完全照耀到的層面和角落。“不能讓一個群眾在幸福指數中掉位,在一個角落掉隊!”江陰市相關負責人説。

  從江陰市區驅車不過10分鐘,沿澄楊路轉入福澄路,眼前一片鬱鬱蔥蔥。僅僅10個月前,這片綠色家園,還是一片巨大的垃圾場。45歲的黃全洪就生活在這裡。

  黃全洪説,以前家門口的綺山有很多宕口,幾十年的石頭開採下來,青山綠水變成了荒山野嶺,後來宕口廢棄,這裡又成了偷倒城市建築垃圾的重災區。“我們這個地方離主幹道特別近,就成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偷倒的目標地。”

  久而久之垃圾堆積成山,一到大風天漫天灰塵,一到下雨天污水橫流,熏天的臭氣就更不用提了。趁著江陰市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的東風,去年年初全村人下定決心開展環境整治,8個月後垃圾場終於成了賞心悅目的農村小型森林公園。

  去年10月,江陰市委第十二屆五次全會上,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周鐵根擲地有聲地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民生、是發展的生命”;提出要“把江陰建設成為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宜居家園。”決心,很快化為行動。

  江陰花山垃圾填埋場,從1993年起到2010年填埋了200萬立方米的各種垃圾,曾經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對這裡進行綜合整治後,所有的生活垃圾全部用燃燒發電的方式銷毀,層巒疊嶂的山坡上下,又恢復了久違的綠色生態環境。

  為強化大氣污染防治,江陰在全省率先推進熱電整合工程。26家熱電企業中,15家將全部按照最新的國家標準達標生産,另有10多家企業年內陸續關停。整合完成後江陰熱電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分別削減87.6%、76.4%、70.9%。

  去年,《江陰市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14-2017年)》出臺,明確目標是:通過4年的努力,把江陰建設成為全省農村環保的示範區和生態文明的先導區。全市為此有38個行政村列入4年整治計劃。

  今年70歲的俞惠玉組織了江陰最具知名度的奶奶級“十二樂坊”。她説:“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靠得不僅僅是老年人良好的心態。天藍、地綠、水凈,咱們江陰人的生活環境品質越來越好,我們民樂團吹拉彈唱的精神頭也越來越足了!”

  要生産農産品,還要生産生態環境

  畜禽糞便一直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成因,困擾著許多養殖戶。江陰市祝塘鎮兩家奶牛場,奶牛多達2000多頭,牛糞的處理成了大問題,一度堆積成山臟臭不堪,還污染了附近的河流。周邊農民群眾意見很大,為此陳情不斷。

  問題,倒逼著江陰人動腦筋。南京農業大學一項化廢為寶的技術成果,利用畜禽糞便等固體有機廢物,生産商品有機肥,每年不僅解決江陰市奶牛場污染問題,還解決了太湖周邊100多萬噸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問題。農業部最近派專人前來考察推廣。

  “農業不僅要生産農産品,更要生産生態環境。”江陰市委常委、副市長吳芳説。江陰市農林局局長胡品洪介紹,農業企業通過使用畜禽糞等“廢料”製作有機肥,全市有機肥年産20萬噸,減輕了農業面源污染,形成了良性生態農業鏈。

  目標,越來越清晰;舉措,越來越有力;效果,越來越喜人。2015年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測土配方施肥22萬畝,佔播種面積100%。同時,農業領域還列入節能減排重點,並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力爭培育出更多的環保生態型農業企業。

  近年來,江陰市每年都要制定實施10個左右的農産品地方標準,並分別創建1~2個無錫市級以及江蘇省級標準,農業標準化已覆蓋全市農業主導産業的90%;全市蔬菜、畜(水)産品等主要農産品監測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璜土鎮有個紅豆杉綠色産業基地,是專事紅豆杉人工培育、種植、生態、園藝、科技開發和利用為一體的高科技生態發展産業基地,擁有國家級紅豆杉資深專家帶隊的科研團隊,技術力量雄厚,培養和種植了數千萬株曼地亞紅豆杉。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對室內空氣中的多項污染因子進行監測,發現5盆紅豆杉一週能凈化二氧化硫31.8%、二氧化氮49%、可吸入顆粒物39.9%,具有較強的空氣凈化作用。於是,以凈化空氣、優化環境為特徵的新農業蓬勃興起。

  江陰九州果業有限公司在果品基地辦起有機肥加工廠,有機肥經生物發酵技術處理,産生的沼氣用於溫室大棚供熱,回收的二氧化碳氣體供作物施肥和病蟲處理等,整個公司成為一個現代環保生態農業園區。

  走進新橋鎮春暉生態組培中心,現代恒溫室燈光下,一個個嫩芽從培育瓶的營養土中鑽出來,鮮嫩活勁。

  管理人員介紹:這一株小小的紅葉石楠,最高價達70元,一畝地純收入超10萬元。

  這家由全球最大的毛紡企業陽光集團投資4億多元興建的農業企業,以新品種綠化苗木、生物醫藥原料植物為重點,具有年産1800萬株苗木花卉的産能。他們計算過,全部投資的新品種綠化苗木産生的生態效益,年超過數千萬元。

  吳芳介紹,全市“三品”産地佔耕地面積比重從2010年的47%增加到2014年的90%,“三品”個數從2010年的不到300個增加到目前的380個,完成農村造林綠化面積3.58萬畝,林木覆蓋率由20.9%增加到23.3%。

  農村的幸福指向重在生活環境

  江陰,因“大江之陰”得名,它枕山負水,河網密布。農村生態環境也曾因水污染而讓鄉民憂心——鄉鎮企業處處點火冒煙的時代,河床如被,河道黑臭,河泥淤積。2011年開始的村莊環境整治,首先從“水”開始,由水清而村潔。

  2014年,江陰以4條試點河道的健康評估為龍頭,以中小河流治理、河網水系連通以及水利現代化示範鎮創建為抓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河長制”管理工作模式,使全市河道實現水工程、水景觀與水生態的有機結合。

  村莊環境整治,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全市3223個村莊全部完成整治,29個三星級康居鄉村通過省級驗收後,2014年江陰市下發《江陰市村莊環境長效管理考核辦法》,建立符合農村實際、得到農民支援的村莊環境長效管理機制。

  全市村莊環境整治面貌大變:荒蕪雜亂的空地變成了村民聚集健身的活動場所,雜草叢生的房前屋後變成了鮮花盛開的漂亮景觀,又臟又臭的衛生死角變成了綠草成茵的休養場地,水草滋生的小河變成了清澈見底的美麗魚塘……

  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瀝青小路,牌樓照壁……“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的江南水鄉氣息重新歸來。走進南閘街道曙光村,你很難想像這個江陰市曾經的貧困村,竟有這般潔凈、優美。

  在河邊,記者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農婦正在清洗廚具。農婦告訴記者,這裡的水很乾淨,沒有污染,平時也會在這裡洗洗菜。原來,河裏的水都是經過處理的,加上附近的工業企業少,不存在污染源。

  2012年,曙光村開始村莊環境整治,鋪設3.7公里排污管道,完成綠化種植50多畝,立面改造2萬多平方米,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並將原先臭氣烘烘的垃圾場改造成了便民服務中心,全村在整治和改造中還保留了村裏原有的鄉韻。

  周莊鎮山泉村內有企業47家,其中有32家為印染企業。如何改變農村的生活環境,改善企業污染的現狀?山泉村從技術改進、設備改造上下工夫,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了日處理率2.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廢水利用率為每天1萬噸左右。

  為了改善農村大氣污染狀況,山泉村還為32家企業統一安裝了廢氣凈化裝置,總共投資了400多萬元,企業1年內就能在節電、節水方面收回成本。同時,山泉村還對企業實施了雨污分流,實現了水環境治理向縱深推進。

  夏港街道長江村先後投入3億余元資金,建設幸福長江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四化工程”。建設了450畝生態林、荷花池、蓮花池。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全村還建立了一支80余人的物業管理隊伍和35人的協管員隊伍。

  近年村裏又投資1億余元建設“三大民生工程”——千畝濕地生態園、中央花園和天然氣進戶工程。集健身、休閒、娛樂等於一體的村中央花園,分成生活印象、色彩印象、生態印象三個景區,讓更多村民生活在幸福快樂的長久印象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