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賺中國人的錢” 老乾媽不懂經濟學

  • 發佈時間:2015-03-27 09: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陶華碧的認知來源於自身經歷,她事業順暢,讓她信心十足,但這些觀點並不是真知灼見。

  對企業管理和發展,“老乾媽”陶華碧自有一套,但是這種認識還停留在原始階段。遺憾的是,陶華碧如此受追捧,顯示國人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兩會期間,有記者提及“老乾媽在國外的價格是國內的好幾倍”,陶華碧回應,“我不賺中國人的錢,就賺外國人的錢。”

  這個回答有幾層意思:1、有愛國心;2、她可以控制國內外價格;3、國內市場沒利潤。

  將做企業和愛國或者民族聯繫起來,其實是標榜和綁架,大可不必提到如此高度,做好企業就行。有個愛國者品牌高舉愛國牌,現在知名度越來越低了。

  眾所週知,産品定價權掌握在市場手中,陶華碧無法主導,就像可口可樂也無法擅自改動可樂售價一樣,陶華碧也無法給國內産品定低價,給國外定一個高價,這一切都是市場行為。

  至於“不賺中國人的錢”這種説法也不成立,老乾媽現在是個大品牌,公司規模也不小,每年上繳數億元稅金,沒利潤怎麼走到今天?

  另外細細想來,老乾媽在海外還是賣給華人,説起來賺的還是華裔的錢。

  這句話就像街頭小販和顧客討價還價,潛意思是利潤空間不大,是個有良心的商家。但假若讓柳傳志説聯想電腦不賺顧客的錢,他一定説不出口。現代企業家喜歡利潤並無須諱言,利潤空間不大那是産品沒做好,是不光彩的事情。

  陶華碧關於不上市這一條特別為世人津津樂道。陶華碧稱,“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産。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幹呢。”

  儘管有些公司的確是為圈錢,但上市更重要的作用是規範治理、融資並購,將産業做大做強等。美國高科技巨頭都是上市公司,中國優秀企業也基本上市。

  至於陶華碧所説別人將錢吸走,她來還債這個説法很難理解,似乎是説PE佔了便宜,最後留下一地雞毛。其實,PE並不是只摘果子,PE也幫助很多企業成長壯大。

  華為是另一個被拿來抨擊資本市場的案例,任正非認為一旦上市股東們就會套現走人,沒辦法同舟共濟。

  從既有案例上看,的確有這種現象,比如有的公司高管寧可辭職也要及時套現,阿里巴巴和谷歌上市之後都出現員工離職潮。一部分是覺得工作太苦想休息一下,一部分是想創業。但並不會阻止公司繼續發展,這不過是公司和員工互相成全的案例。

  從大的方面講,股權上市交易實在是個創舉,股權上市就增加了整個社會財富,假若股份不能流通,無法交易,那就只是紙面財富。

  陶華碧另一個知名的觀點是,“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

  不借貸當然沒壓力,但這並不值得學習和倡導。經濟運作的核心是金融業,金融業起到資源配置作用,將社會閒余資金積累起來,投向能賺錢的行業。借貸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也可以讓資金更有效率。

  國家發行國債投資于建設,這就是花未來的錢,對拉動經濟增長有好處。相信老乾媽也得益於中國經濟借債式發展。

  不借貸只能靠自身積累,速度比較慢,也容易錯失機會。

  老乾媽語錄中有這麼一句:“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這四樣要保證,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誰都想做百年老店,但是這四樣並不是成功秘訣,做家族企業當然可以不上市,但是子孫是否有經營能力和興趣,是沒有人能打包票的,國外很多家族企業正是在上市之後才做大做強。

  陶華碧的認知來源於自身經歷,她事業順暢,讓她信心十足,但這些觀點並不是真知灼見,她的成功主要還是産品品質過硬和決絕的打假態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