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寶歸家無期,難道我們只能默默流淚?

  • 發佈時間:2015-03-26 15:3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國、匈牙利和荷蘭三國被一尊內藏高僧遺骸的千年佛像聯繫在了一起。一則有關荷蘭收藏家持有一尊中國千年肉身坐佛的消息在國內外傳得沸沸颺颺,各國網友在表達驚奇讚嘆的不可思議之時,中國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陽春村村民驚異地發現,“咦,這和村裏被盜的‘章公祖師’佛像太像了!”

  

  肉身坐佛像(圖片來自網路)

  基本認定展出坐佛即為“章公祖師”

  此前在歐洲巡展的“肉身坐佛”已經我國文物部門初步確認為1995年從我國福建盜出的章公祖師像,近日已從匈牙利布達佩斯博物館撤下。24日,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社會文物處處長金瑞國表示:國家文物局得知荷蘭德倫特博物館保管的一尊“肉身坐佛”疑似我國福建省大田縣被盜文物後,高度重視,立即指導福建省文物部門開展了調查取證工作。

  根據當地遺存的照片、族譜、衣冠、坐轎等物品,以及相關證人證言,現已基本確定該“肉身坐佛”就是大田縣陽春村1995年被盜的宋代章公祖師像。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梳理完善相關證據材料,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開展追索工作。<<<點擊詳細

  

  “肉身坐佛”在國外展出時的照片。新華社發

  荷蘭藏家怎麼説?

  坐佛荷蘭持有者的發言人23日下午向新華社海牙分社發來聲明稱,鋻於當前媒體報道看似轉向消極,收藏者決定收回出借的佛像,不再將其用於博物館巡展。但聲明沒有提及佛像所有權爭議,只是稱有關佛像的科學研究還在繼續。聲明用英語寫成,未提及收藏者的國籍與姓名,僅稱之為肉身坐佛的“所有者”,是一名中國早期藝術品的狂熱收藏者,從事中國藝術品收藏近30年。

  聲明説,佛像“所有者”于1996年年中獲得這尊佛像;佛像上一個“所有者”于1994年年末至1995年年初在香港從“一名真誠的中國藝術朋友”手上獲得這尊佛像,並於1995年年中將這尊佛像從他在香港的工作室運到阿姆斯特丹的住所。

  聲明還説,佛像在1997年年初做了X光檢查,同年7月還做了碳14年代測定,從此確定佛像的年代可推至中國宋代。此後,研究人員開始更進一步研究。通過研究及與博物館的合作,這尊佛家“全身舍利”逐漸為公眾所知。大部分科研現已完成,有關結果將被仔細評估、解讀,並在不久的將來公開出版。點擊詳細

  

  這是供奉“肉身坐佛”章公祖師的普照堂。 新華社發

  這裡就要注意了!按照聲明所説,佛像1994年年末至1995年年初出現在香港,1995年年中抵達荷蘭,這個時間早于福建村民發現佛像被盜的時間,1995年12月15日。

  難道村民看錯了?這不是他們一直供在村裏的“章公祖師”?但據陽春村族譜記載,章公祖師顯化于宋朝,而荷蘭科學家通過CT掃描發現這尊佛像生成于西元11世紀到12世紀。

  海外流失文物 為何難追回?

  如果確定“肉身坐佛”是當年被盜的文物,怎麼不追討呢?

  據了解,目前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主要有三條途徑:依法追討、商業回購、外交談判和捐贈。但是追討途徑並不通暢,讓人只能默默流淚。

  依法追討,依的什麼法?

  一是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産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但該公約主要針對館藏文物,此次從福建流出的佛像並不屬於這一類。

  二是1995年由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通過的《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雖然荷蘭在1996年簽署該公約,但荷蘭議會至今尚未批准,因此該公約對荷蘭不具備強制法律約束力。

  商業回購,錢包夠鼓麼?

  目前國際上海外文物的回流,有90%是靠回購。回購的主體不是國家,而是由個人或企業競拍後捐給國家,或者捐給相關部門。從這個角度來説,通過競拍、購買等方式讓文物回流,的確規劃清晰,見效明顯。

  

  圓明園銅獸首中的牛首和虎首

  但是,通過商業回購的文物,價格非常高昂。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中的牛首、猴首和虎首當年的拍賣價格分別達到774.5萬港幣、818.5萬港幣、1544.475萬港幣,馬首更是拍出6910萬港幣的創紀錄價格。因此,商業回購不能作為文物討回的常態途徑,畢竟它不是一個穩妥的長久之計。

  外交談判,別人樂意麼?

  海外流失文物的所有人大部分為私人收藏者,並非國家所有,顯然外交談判難以追回私人財産。此外,當初經歷戰亂、被掠奪到海外的流失文物幾經輾轉,其今天的所有人幾乎都不是當初的戰爭參與者,而文物的獲得方式也是花真金白銀購買所得。

   其他國家如何追討海外流失文物?

  世界上的幾個文物大國,都有著文物流失的困擾,這種流失或是歷史原因造成,也或是盜竊、走私等因素造成,因此像中國、埃及、希臘這樣的歷史文明古國,追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便成了一項重要任務。

  衣索比亞:總理國際會上怒討國寶

  

  二戰結束後,衣索比亞和義大利簽署了歸還方尖碑的協議,而義大利一直未歸還,但埃塞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追索。2002年6月10日,世界糧食問題首腦會議在羅馬舉行,出席會議的衣索比亞總理梅萊斯在發言中突然轉換話題,當著意總理貝盧斯科尼和各國首腦的面,猛烈抨擊義大利政府,要求其歸還方尖碑。梅萊斯的突然“發飆”使得義大利政府異常尷尬。義大利政府痛下決心,2005年決定歸還佔有了68年的方尖碑。

  南韓:以“捐贈”和“收回”索回國寶

  2006年,流失日本近一百年的南韓國寶《朝鮮王朝實錄》五台山史庫本回歸南韓,當時藏于東京大學的《朝鮮王朝實錄》五台山史庫本以對方贈送的形式回到首爾大學奎章閣,東京大學以“捐贈”的方式返還史籍慶祝首爾大學建校60週年和奎章閣成立230週年。兩所大學就使用“捐贈”和“收回”的方式歸還《朝鮮王朝實錄》五台山史庫本,而不使用“掠奪”一詞。

  埃及:花166年追索獅身人面像鬍鬚

  埃及為追索獅身人面像鬍鬚,耐心等待了166年。1817年,一個殖民主義者掠奪下埃及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部分鬍鬚送給英國表示“忠誠”,此後長期“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埃及一直向英國提出歸還這一文物,但英國執意拒絕,擔心“這個先例一旦打開,以後的事就難辦了”。1982年,埃及文化部長訪問英國時,再次正式提出追索要求,英國1983年將其歸還。埃及花費了166年的等待和努力,終於追索成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