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複合肥出口面臨創新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3-25 20:30:5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沈娟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化肥複合化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化肥工業發展水準和農業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複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越來越得到農民的認同。近些年複合肥使用率雖有所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石化協會曾發佈了《石油和化工産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施肥複合率要達到40%的目標。

  標準化改革不斷推進

  化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而複合肥是化肥中的主要肥料,隨著農業發展的轉型勢必對其造成重大影響。目前我國化肥産品存在産品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的問題,尤其單質肥利用率低下,比如氮肥,我國的平均利用率不到30%,部分地區甚至只有16%~22%,而世界氮的利用率平均為50%以上,單質肥的施用不僅浪費資源也造成環境的污染。2015年1月28日,農業部審議並原則通過《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3月17日,農業部表示,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力爭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達到40%。

  對肥料的銷售,國家規定了明確的品質標準。比如在複合肥中,要求氮、磷、鉀、單養分不得少於標明1.5%範圍,並且總數必須要大於標明總數;有效磷含量佔總磷比例85%以上;顆粒粒度要在2.88~4MM等。但是化肥準入門檻較低,市場競爭激烈,産品魚龍混雜,尤其是偷減養分、虛假標注、無證生産等問題嚴重,且量大面廣,難以根除,部分地區還有蔓延之勢。為此每年用肥旺季,質檢系統都將開展一系列“農資打假行動”。

  為了進一步保障肥料品質,國家還將加大對偽劣産品的打擊力度,同時隨著國家標準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預計對産品的標準規範將更加細化,為執法提供有力依據。金銀島分析師許樹仙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標準化改革的推進,直接提高了複合肥的品質和肥料的使用效益,對於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創新帶動出口

  許樹仙表示,目前我國複合肥産能過剩已經成為常態,但僅依靠關稅的鬆動難以改善嚴峻的出口形勢,難以從根本上消化過剩的産能。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模式,支援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隨著我國農業“走出去”,為農資出口提供了更多機會,利於推動肥企對外發展。同時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通過資本、技術、産品等多層面的輸出,促進我國化肥産業搶佔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增加出口量緩解國內過剩的産能。

  但記者同時也了解到,當前國際複合肥市場需求並不旺盛。分析機構數據顯示,歐洲地區複合肥市場銷售緩慢。現石油和小麥價格疲軟,歐元貶值,複合肥庫存較高,農民購買需求降低。目前波羅的海45%cl(15:15:15)複合肥和48%cl(16:16:16)複合肥離岸價分別是330歐元~340歐元/噸和340歐元~350歐元/噸,這些價格成交非常困難,有消息稱供應商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價格來刺激交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