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與中國一起謀變——專訪馬士基集團CEO安仕年

  • 發佈時間:2015-03-24 21:46: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24日電(易淩 湯小雨)安仕年很忙。來華不到一週,他先到上海拜訪客戶,視察辦事處;繼而來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發表演講;和馬雲探討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尋求合作機會;接受媒體採訪——這是這位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近年來每個春天的“新常態”。

  緊隨每年“兩會”後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已成為馬士基這樣的跨國大企業直接對話中國政府部門領導人,掌握一手中國政經動態的重要渠道。自八年前安仕年上任執掌這家全球最大的航運集團以來,除因病缺席一屆,他從未與三月的中國“爽約”。

  在集團2014年年刊裏,《與中國一起謀變》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兩篇文章醒目地佔據了“客戶”專欄的全部版面。中國對馬士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最大的進口國,這也是我們重視中國的原因,這是一個極大的市場。”他説。

  這次前來,安仕年春風得意。二月底發佈的2014年集團財報顯示,馬士基業績延續了2010年以來的增長趨勢,盈利創下了52億美元的史上新高。但中國,這個業務量佔馬士基全球業務量三分之一的最大業務夥伴,正經歷經濟轉型的陣痛。去年中國GDP增長率為7.4%。月初兩會上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裏,今年這一數據調低至7%。

  “幾年前,中國政府就表示要轉向消費驅動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構建小康社會,這正是我們目前所見。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政府希望能進一步拉動內需,以實現社會平衡發展,這並非易事。馬士基很樂意幫助中國達成目標。”安仕年説。

  安仕年表示馬士基對中國市場依舊充滿信心。“我們近年一直在華投資,也會繼續下去。我們認為中國的進出口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們能做的是適應新的形勢。今年在華主要是落實寧波的集裝箱碼頭項目。此外,我們還在和商業夥伴探討散貨碼頭、LNG碼頭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不過這些還在初期階段。”他説。

  安仕年認為,過去中國發展出口,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的投資。這種模式在經濟增長階段是很好,但隨著中國經濟體量越來越大,保持高增速有風險。所以增速放緩很正常,重點在於確保中國人民消費更多,過上更富裕的生活。另外,政府需要關注治理污染。

  在安仕年的眼裏,當下的中國經濟情況和中國政府的應對舉措與馬士基和自己過去八年走過的道路非常相似——理順架構,去繁取精,尋求綠色可持續發展。

  安仕年上任之初,面對馬士基這艘業務龐雜,體量巨大,卻效率堪憂的業界“航母”,他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架構重組、業務重組和大量裁員,陸續出售資産總額數十億美元,將業務聚焦于航運、石油、碼頭和石油鑽探四大核心板塊,進而全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注重環保,追求可持續發展。

  2009年航運業深陷金融危機漩渦,馬士基的業績創下了史上最差,即二戰後首次虧損12.9億美元。但通過上述“精兵簡政”的措施,2010年即扭虧為盈。近年來,經歷了艱難轉型的馬士基步步為營,業績保持了穩定的增長。

  “20年前,中國的優勢在於勞動力成本低,但現在中國已不是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國家,但這對中國來説其實是好事——失去勞動力成本優勢後,中國企業如要增強競爭力,就必須更加了解市場,這也是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的地方——接觸當地市場。”他説。

  “我們已和一些中國企業合作,比如美的,幫他們進口貨品,也幫他們將産品銷往世界。去年,我見過不少雄心壯志的中國企業家,他們都有國際化的目標,計劃把業務拓展到美洲、非洲以及其他地區。令我驕傲的是,馬士基已是他們發展計劃的一部分了。”

  安仕年此次中國之行還專門找馬雲“聊天”,討論了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等問題。

  “我們當然有合作機會。阿里巴巴是一個貿易平臺,馬士基做的是貿易的實體物流部分,雖然現在不像阿里巴巴那麼賺錢,但我們發展得不錯。”他笑著説。

  儘管他沒有透露是否會和阿里巴巴實現直接合作,但一個世界電商巨頭和全球航運霸主若能攜手,馬士基與中國一起謀變的新篇章將值得期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