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儲蓄為何不再是“籠中虎”

  • 發佈時間:2015-03-24 09:37: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整個經濟的信貸杠桿率和經濟總量(GDP)的比值較其他很多國家都偏高,這裡面要考慮到中國儲蓄率高,以及資本市場發展比較滯後的原因。也是受這兩個因素影響,走信貸渠道支援經濟增長的量就稍微高一些。

  中國廣義貨幣(M2)約為GDP的兩倍左右,而美國則為一倍左右,也就是説中國是用兩個單位的貨幣創造一個單位的GDP,美國則是用一個單位的貨幣創造一個單位的GDP。與大多數國家相比,中國的M2/GDP是偏高的。這裡面的原因確實與高儲蓄率和資本市場發展滯後有關,但高儲蓄率形成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長期的高儲蓄率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高儲蓄率問題就引起過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很多專家和業內人士都擔心,如此多的儲蓄像一隻關在籠中的老虎,隨時會衝出來,成為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 事實也證明,高儲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幾次物價上漲中,扮演了兇猛老虎的角色。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貨幣發行步伐明顯加快、貨幣總量快速擴充的情況下,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應該如何看待它的危害呢?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部門的儲蓄率一直維持20%左右,中國高達50%的儲蓄率主要是政府部分和企業部門。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儲蓄則主要來自於居民,政府和企業的比重很低。因此,儲蓄這只“籠中虎”的威力可能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籠中虎”可能會成為通貨膨脹的主要推手,在今天可能危害會小得多。相反,它正在制約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

  政府和企業儲蓄的形成過程本身就有許多很多問題。要知道,如果政府和企業的資金運作效率高,就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儲蓄。政府和企業儲蓄高,要麼是資金躺在賬上的現象嚴重,資金運作效率極低,要麼是虛假現象嚴重,儲蓄的水分很大。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對經濟社會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事實上可能兩種現象都有。

  從居民儲蓄率來看,20%應當是合理的水準,它源於中國人喜歡存錢的習慣。眼下迫切需要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但居民仍然將錢大量存放在銀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又怎樣發揮呢?居民不願消費,除了消費觀念之外,更主要的是政府與企業佔用了太多社會資源,而所佔有的資源又沒有能夠對推動居民消費發揮作用,最終導致儲蓄率越來越高,虛假儲蓄越來越多,最終帶來社會資源、資金利用效率的下降。

  也就是説,曾經視為“籠中虎”的高儲蓄,在扭曲的金融體制和社會資源配置體系下已經慢慢失去了野性,失去了威力。即便將其放出,也不可能有多大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悲哀。想一想,60萬億以上的儲蓄竟然不能對經濟復蘇産生推動,哪怕引發一些通貨膨脹也比緊縮好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