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字頭保險“創”出一片新天地

  • 發佈時間:2015-03-20 15:34:41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談瓔

  農業保險離上海市民並不遙遠,可以説,幾乎天天能接觸到在安信投保的農産品:菜籃子裏的綠葉菜、豬肉,養殖合作社池塘裏的魚蝦,香甜誘人的西甜瓜、黃桃,更不用説水稻等常規品種。其實,農業保險做到的,遠遠不止這些。

  為了配合攝影師拍照,安信農保的副總裁石踐難得打起了領帶。採訪結束後,他很高興終於可以“鬆綁”了。平時他習慣穿著便裝下農田,丈量踏勘採集數據,研究具體險種的諸多細節。

  氣象指數解決賠付難題

  話題從露地種植青菜、雞毛菜氣象指數保險聊起。這是安信農保最近獲得的2014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項目。石踐馬上打開了話匣子:“創新的點在哪呢?它通過氣象指數和農業災害損失之間的關聯度,來設定保險産品。露地種植的蔬菜不比設施大棚內的,受災害影響頻繁,很難通過傳統方式承保。”險種推出後,全市露天種植蔬菜、西甜瓜的農戶們拍手歡迎。

  這位“技術派”接著解釋説,最大的難點,在於氣象災害與損失程度的關係。比如,一次性降雨超過50毫米,屬於大到暴雨,蔬菜的損失是30%還是50%,用傳統做法,大雨後查勘上萬畝被淹損失情況,實際上做不到。與氣象指數掛鉤的方法是目前相對有效的承保方式,大家都能接受。

  數據是創新的鑰匙。項目各合作方聯手,上海市氣候中心提供幾十年的氣象數據,市農委提供歷年受災情況,安信農保測算對應災害的損失情況,最終設計出産品。指數達到約定標準自動賠付,快捷有效成本低。“帶來的一大好處是,促使農業生産者積極防災防損、搶災搶損,想方設法把損失降到最低。”

  農業保險屬於金融中的冷門。一直有熟人問石踐,農業保險到底幹什麼的?“農業金融就是服務民生、普惠三農。”發展方向是“從財政輸血轉向金融造血”。

  農業保險普惠的不只是農民,也包括市民。黃浦江死豬事件記憶猶新,食品安全對城市關係重大,與農業緊密相關。上海食品安全保險細分市場的70%由安信承擔,今年重點推廣的項目是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和生豬保險聯動機制問題。農戶把死豬送到無害化處理中心就能獲得數百元賠款。

  引導農民追求收入而非産量

  “美國農業保險最發達,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國排第二,但從整個體系的市場規模、內在價值看,相差甚大。”石踐介紹説,2014年奧巴馬取消了農業直補政策,美國已進入了農業保險時代。WTO鼓勵農産品取消直補,由黃箱政策轉綠箱政策,加大農産品價格競爭力。美國的做法對中國農業金融導向影響巨大。中國農業體量太大,多年實施直補,農業轉型升級,必然要往這個方向發展。“國內農業金融環境發展還是面臨著瓶頸,有待突破。”

  農村金融服務偏弱,産品偏少。石踐總結原因有兩條:一是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佔比還不高,農業體系組織需要向産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農業金融的發揮空間才能拓展;而是農業金融的生態環境有待改善,比如徵信體系建設,建立規範的財務管理制度等。

  借鑒美國多年來的經驗,他認為中國的農業保險一定會從現在低保障、保成本、廣覆蓋的方式,向保産量、保産值、保收入方向發展。

  美國農業90%是用收入保險覆蓋。家庭農場作為經營主體,不管種什麼,養什麼,根據每年的純農收入作為保險的標的。中國現在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産業化組織,單一品種保險模式已很難行得通。“一個家庭農場150畝農田,不只種水稻,10畝蔬菜,20畝果林,辦養雞場,養豬,發展迴圈生態農業,”石踐説,“用原來做法,需要五六張保單,不可能做到。”就按照收入投保。假設前三年農戶平均純農收入10萬元,加上通貨膨脹率,打折後算出8.5萬元,低於8.5萬元保險就賠。“帶來的好處是,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追求品質帶動收入,而不是僅依託産量。他們自己會調節,追求品質、品牌、品質,生産價格高的産品。這對産業帶來正面的引導作用,有助於農民保收增收。”

  打造徵信平臺品牌可抵押

  安信作為全國首家專業的農業保險公司,一直擔當著農業保險“探路人”的重任。十年來,一項項“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業保險産品和技術創新在安信誕生。上海率先推出的蔬菜價格保險,平抑價格波動,減少了“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現象。

  浦東有家紅剛青扁豆專業合作社,出了位大名鼎鼎的“扁豆姑娘”。上海市場90%、華東市場70%的青扁豆是她家供應的。七八年前,紅剛還只是個農業小作坊,“扁豆姑娘”的父親正是通過安信獲得100萬元的貸款後起步壯大,加上地方政府的培育,紅剛現在年銷售額接近3億元。

  “隨著國內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以前要保險,要貸款,現在是綜合性大金融需求,包括農業信貸、農業保險、期貨甚至融資上市。”石踐相信,管理規範、發展潛力大的農業企業、農業産業化組織,最終上市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008年安信推出無抵押的小額信貸保證保險。上海市註冊的合作社,經營了一年以上,到安信申請可獲貸款50萬元,後來增加到100萬元、200萬元。目前,上海農業小額信貸保險的貸款規模已接近18億元,為全國最大規模。

  徵信問題一直是農業金融過不去的一道坎。市區居民透支消費、按揭還款等常見的信用記錄積累方式,在農村還鮮有採用。信用體系的缺失阻礙了信貸服務的實現。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正在推進生態金融環境改善,以市農委牽頭包括安信在內的多家單位正聯手打造上海市三農徵信平臺。與人民銀行個人徵信平臺合作,把現代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包括生産大戶個人與企業徵信資訊納入平臺。如果想通過個人徵信及品牌等無形資産來貸款,三農徵信平臺的良好記錄將是重要依據。這將對培育誠信為根本的農業金融生態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石踐還介紹説:“今年一個重要的創新是訂單農業履約保證保險。上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很多生産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銷售能力相對弱,上海市農委一直在積極推進實施農超(超市)對接、農標(標準化菜場)對接、農社(社區)對接、農企對接,來降低流通環節損耗和成本。但當約定的價格高於或低於市場價時,訂單履約風險産生。有了保證保險,雙方必須履約,虧的錢保險來承擔,規範了交易行為。”

  滬農貸款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網際網路+”是最熱的話題之一。安信去年就試水,與阿里巴巴合作,並通過和其招財寶平臺的聯手,搭建起網際網路金融與農業的橋梁。

  以往做農業信貸,安信農保為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提供擔保,由銀行放貸。但貸款利率一般都不低於基準利率。農業貸款者覺得融資成本有壓力。政府一直用貼息等手段減輕農民資金獲取成本,但不是長久之計。“農業不能只依賴財政輸血,要靠金融造血。”石踐再次重復這句話。

  石踐感嘆道:“阿裏的餘額寶、招財寶了不起,已輻射到農村千家萬戶,走通了草根金融的模式。分散資金起點沒有限制,這進一步激發了三農領域對金融的需求。招財寶是阿裏的P2P平臺,資金來自民間,成本完全市場化。招財寶平臺與農業信貸結合後,去年一年農民拿到的平均貸款利率,還能夠低於銀行的基準利率。

  網際網路為農民獲得低成本貸款提供了新的渠道。他算了一筆賬:假設本來通過銀行貸款加保險擔保模式,農民拿到貸款成本為9%,政府需貼息至少3%;現在通過“網際網路+”模式,貸給合作社的利率可能是5.5%,加上擔保利率1%-1.5%,總的獲取成本只有7%左右,下降約兩個百分點,政府就不用貼息或少貼息,節省了支農資金成本。

  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不會上網貸款沒關係,把需求告訴安信就行。全過程最多五個工作日就能貸到款。安信負責風險控制,運用風險管理手段對合作社還款行為進行約束。

  石踐透露,今年安信即將上市牛奶及雞蛋的價格保險,跟期貨掛鉤,不保價格保供需。

  人物簡介

  石踐,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上海市青聯委員,上海市農業人才協會副會長,上海市農村經濟學會理事,國家級農業金融研發課題組成員。

  從事保險工作20年,曾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康橋大學研修深造。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領軍人才”等稱號,曾主持研發多個農業保險項目,三項榮獲上海市金融創新獎,兩項獲農業部、上海市“科技興農”重大科研項目。

  採訪印象

  幾年前,安信農保在全國首個開發出夏淡、冬淡綠葉菜成本保險。石踐是安信農保的新聞發言人,跟記者解釋田裏的青菜上了成本保險後,怎樣通過杠桿作用,穩定淡季市民菜籃子的供應。了解了石踐的個人經歷後發現,他與農業和保險結緣似乎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他在新疆出生長大,就讀于新疆農業大學農業經濟係。畢業後隨父母回到上海並進入保險行業,2004年參與國內首家農業保險公司安信農保籌建,轉眼就過了十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