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觀察:推動改革方略 增長前景可期——海外建言“中國策”

  • 發佈時間:2015-03-20 10:46: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 近期,中國密集釋放改革信號,更為清晰地描繪了新時期改革“路線圖”,令外界高度關注。如何恰當把握政策的力道與節奏,無疑是落實好“路線圖”,促進改革取得新突破的關鍵。為此,海外分析人士和媒體紛紛為今年的“中國策”建言獻策。

  日本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撰文説:“(中國)不以GDP挂帥,並非意味著增長並不重要。正相反,確保平穩的增長環境恰恰是推進改革、實現公平的保障。”他還表示,在內外形勢複雜多變之際,政策與改革如何協調配合,將轉型階段對經濟的負面衝擊降低,是未來中國決策層需要重點考慮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抗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要啃硬骨頭的,中央和地方財政的關係要調整、政府的角色要轉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最關鍵的轉變是資本市場的形成。

  陳抗認為,從“舊常態”到“新常態”的轉變,必須要經歷一定的陣痛。舊的增長方式轉變了,新的增長點尚未充分顯現,因此經濟增速放緩不可避免。他特別指出,當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資金渠道不暢、融資成本高,很多創新點子沒法實現,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關鍵轉變是資本市場的形成。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近日刊登題為《中國的經濟路線圖》的文章説,中國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對於那些擁有能夠帶來高工資而又不破壞環境的産品或服務的企業,這是個好消息。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杜大偉認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目標雖然下調但依然宏大,中國能夠實現既定目標,不過需要謹慎調校宏觀政策並持續推進改革。

  德國工商總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福斯指出,中國尋求拉動內需,並使中國經濟躋身價值鏈的更高等級,德企對此表示歡迎。而落實中國領導層宣佈的改革計劃的方式方法很重要,需要建立公平的市場準入機制、減少官僚主義、實現法治。

  歐盟委員會經濟與金融事務總司副司長威利斯説,歐方十分支援中國政府制定的改革時間表。下一步的關鍵是中國如何找到準確的步伐和順序,在以下重點領域順利展開改革:加強財政系統、尤其是對地方財政開支和收入進行合理協調,通過金融改革提高資本效率,防止低品質投資導致的壞賬積累,為創新行業提供更為開放和有利的競爭環境。

  威利斯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通過持續改革以及産業結構調整,未來四五年中國經濟微幅下降是合理的且可以接受的。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刊文認為,中國的一些商品價格正在下跌。企業因為疲軟的需求而並未開足馬力。但潛力是存在的,長期資金將繼續青睞中國。此外,雖然美元升值給新興市場造成影響,但在鐵礦石、石油和大豆價格低廉時,中國等大宗商品進口國境況更好。能源價格下跌對中國消費者是好消息,很可能將使2015年成為消費者支出增長的又一個好年頭。

  德意志銀行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斯潘塞表示,中國擁有鉅額外匯儲備,不僅可隨時用於干預外匯市場,也可遊刃有餘地用來應對其他風險。

  杜大偉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由以投資和出口為主轉向更多地依賴消費,這會為消費産品和服務業提供新的需求市場,將對其他經濟體、尤其是近鄰亞洲經濟體形成提振。

  針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打造“雙引擎”戰略,陳抗認為,“雙引擎”戰略提到了擴大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這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也是大有可為的,需要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解決地方政府財權、事權不匹配的問題,讓社會資金充分參與進來,讓地方“有錢”來擴大公共産品和服務。

  海外人士和媒體對中國經濟的評判和建言,體現了外界對中國改革的信心和期待。人們有理由期待,在新的一年,伴隨各項穩增長、促改革的方略落實到位,中國經濟將加速趨近穩健、高效、創新的發展軌道,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執筆記者:曹筱凡;參與記者:金旼旼、包雪琳、閆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