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率市場化再提速 多數銀行未能一浮到頂
- 發佈時間:2015-03-19 09:57:25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出席兩會記者會時表示,“今年如果能有一個機會,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開了,這個概率應該説是非常高的。”作為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步,一旦存款利率市場化,各家銀行可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自行浮動存款利率,簡言之,上浮多少自己定。
從過去數次不對稱降息的結果來看,銀行存款利率趨同是一種普遍現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後,儲戶可以享受較高的存款利息呢?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實際市場中,銀行存款利率已經開始告別價格戰,出現差異化。
京華時報記者馬文婷
□政策利率市場化再提速
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兩會記者會時首次明確表態,去年人民幣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間擴大了20%,前不久的利率調整,浮動區間又進一步向上擴大了10%,“因此,大家非常合理地估計,我們離利率市場化,也就是最後的存款利率上限的解除已經非常近了。”周小川説:“今年如果有一個機會,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開了,大家期望的最後一步就走出來了,這個概率應該説是非常高的。”
事實上,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在不斷推進,在貸款利率方面,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採用非對稱降息,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6日,央行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在存款利率方面,2012年6月8日,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調至基準利率的1.1倍;2014年11月22日,央行再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提升至基準利率的1.2倍;2015年2月28日,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再度提升,升至基準利率的1.3倍。
政策方面,央行在2014年11月30日發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為存款利率市場化做政策鋪墊。周小川説,作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已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準備。去年年末,存款保險條例已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徵求意見的結果總體是正面的。這就説明,出臺存款保險制度,各方麵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估計今年上半年可以出臺。
□影響銀行間競爭壓力加劇
利率市場化雖然仍處在進程中,但其對於商業銀行利潤的影響已經初步顯現,如果利率市場化提速,那麼對銀行盈利模式來説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衝擊。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日前在一個機構見面會上坦言,“我認為利率實際上已經市場化了,利率市場化意味著保護沒有了,也意味著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恒豐銀行行長欒永泰也撰文指出,利率市場化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一是使利率波動性變大,商業銀行易面臨利率風險。二是減少銀行的利差收入,造成主營業務縮水。三是提高了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不利於金融穩定。”欒永泰指出。
銀監會的定量測算表明,如果今後十年內放開存款利率,實現完全利率市場化,銀行息差收入可能下降60-80個基點,銀行利潤將降低一半。這對於此前依賴存貸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利率市場化給中小銀行帶來的挑戰更大。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指出,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銀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銀行對存貸款的依賴程度高,貸款業務也處在激烈的競爭中。中小銀行在市場準入方面,同大銀行沒法比,大銀行可以去國外發展,而小銀行大部分都局限在當地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京華時報記者,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將加劇銀行之間的競爭,甚至不排除會有銀行機構出現問題,例如在競爭時盲目上調利率標準最終卻無法償付客戶,甚至可能由此出現機構倒閉。
□調查多數銀行未能“一浮到頂”
利率市場化箭在弦上,銀行是否已經做好應對措施,在此刻顯得十分關鍵。從2012年到2015年,中國央行三次提高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從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擴大存款利率上限至基準利率的1.1倍,到2014年11月22日央行第二次調高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至基準利率的1.2倍,隔了兩年零五個月的時間,而今年2月28日央行提高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至基準利率1.3倍,距離上次調高只隔了三個月。
從這三次的情況來看,前兩次,儘管國有大行的反應速度相對較慢,但是在數月之內,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有條件或者無條件地將長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頂”,雖然部分銀行表示存款需要達到一定門檻才能享受最高利率,但是據京華時報記者從銀行了解,這一門檻多在1萬元人民幣上下,基本能覆蓋90%以上的儲戶。
最近的一次降息,情況顯得有些不太一樣。京華時報記者日前在西城區一些銀行網點發現,往常的中小銀行集體“一浮到頂”現象已經不復存在。
重心向理財産品傾斜
京華時報記者在招商銀行西城區一家網點看到,目前該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75%,較央行基準利率僅上浮了10%,聽到記者以客戶身份打聽存款利率的問題時,該行客戶經理表示,存款利率上浮程度確實有限,但是該行有很多具有競爭力的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相對較高,比存款要划算很多。
在渤海銀行一家網點,記者也看到,渤海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較央行基準利率上浮了20%,為3%,但是其客戶經理表示,該行有“添金寶”産品,類似“餘額寶”,即便是活期存款也享受4%左右的利息,比較划算,建議記者選擇此類産品,較存款更為合適,也更加靈活。
在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網點,也有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選擇一些智慧存款或類“餘額寶”産品比普通的儲蓄存款更划算,往常銀行爭相“一浮到頂”搶存款的局面不復存在。
即便是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普遍被認為會“高息攬儲”的城商行,此次也不是所有城商行都選擇了將利率“一浮到頂”。記者在北京銀行西單一家網點獲悉,該支行各檔期存款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20%,在掛牌價基礎上有所上浮,上浮之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
銀行實現差異化定價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表示,“這一次提高到1.3倍以後,可以看出,我們的商業銀行還是能夠差異化地定價,出現了上浮區間不同的陣營。實際上通過這種差異化定價,商業銀行和客戶之間的優化已經在形成。”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一些中小銀行,例如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包商銀行、南京銀行等,在降息當晚宣佈了將利率一浮到頂,但是隨後京華時報記者在這些銀行北京地區的網點看到,這些銀行當中,又有部分銀行包括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此後進行了利率的調整,將原來上浮30%的存款利率降至上浮20%,但包商銀行、南京銀行目前存款利率仍然較基準利率上浮30%。
□分析
銀行調價更成熟
此前兩次降息,銀行也有利率調整,但是總體來看,都是“只見升,不見降”,但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速,銀行不僅調升利率,也開始調降利率。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這體現了利率市場化下,存款利率呈現經常性變化。降息後,銀行根據資金需求和定價策略調整存款掛牌利率,今後或將成為常態。
而對於存款利率的差異化,董希淼指出,這一方面表明,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成熟起來,已經意識到單一的存款價格戰未必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這也説明存款利率的差異化在加大,一概而論容易産生誤解。銀行網點電子顯示屏上的利率只是掛牌利率,既不完全等同於央行確定的基準利率,也不完全等同於實際執行的利率。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毛亞斌也告訴京華時報記者,利率差異化是利率市場化條件走向成熟的必然現象,銀行根據自身負債、網點情況制定利率政策,是利率市場化經營走向成熟的表現。
在這種差異化的利率下,儲戶該何去何從呢?毛亞斌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理財的興起,中國居民近年來儲蓄意願有所下降,因此高收益理財以及網際網路貨幣基金更能吸引儲戶。“利率市場化帶來的不僅是存款利率的差異化,同時也促進金融産品的多樣化,對於儲戶來講,有更多的金融産品供選擇,但投資者也不得不重新了解這些新的産品,對於投資者來講,其中的學習成本和存在的風險都是需要面對的。”毛亞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