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礦企逆市增産搶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3-19 06:00: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世界市場鐵礦石價格快速下降時,礦業巨頭們並不打算削減産量救市,而是繼續加大供應。有了龐大的市場佔有率,同時也控制了市場定價權,這才是世界級礦企的真實意圖

  2013年底至今,全球礦業延續不景氣態勢,鐵礦石、煤炭價格大幅下跌,至今沒有止跌跡象。一些成本高、沒有競爭優勢的小礦企只能被迫減産甚至關門歇業。2014年,鐵礦石價格下跌了47%,根本原因在於世界鐵礦石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化。不過需要看到,包括力拓、巴西淡水河谷在內的礦業巨頭憑藉低成本優勢逆市操作,積極擴大産能以搶佔市場份額,也在某種程度上打壓了鐵礦石價格。

  從歷史上看,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當價格處於高位時,就會因為供應迅速增加而導致價格調整,而下跌週期通常是在兩年左右,之後市場又會重新找到平衡點。今年初以來,鐵礦石市場仍在慣性下跌,已經跌破每噸60美元關口。後市如何表現?市場上的看法較為一致,供過於求的態勢短期不會改變。根據世界銀行預計,未來鐵礦石平均價格將在每噸75美元左右浮動。高盛公司的預測是每噸平均價格為66美元。

  供給方面,根據澳大利亞礦物經濟研究所的估算,2015年的鐵礦石凈供應會增加約6000萬噸到7500萬噸,2014年則是凈增加7500萬噸。摩根士丹利預測今年鐵礦石供應凈增長應該是6300萬噸,且新增産量會在9月到10月間見頂。該公司還預計,到2018年世界鐵礦石庫存將增加到4.37億噸,比2013年的4400萬噸增加近10倍。

  再看需求方面。亞洲市場上,包括中日韓等主要需求方因為經濟放緩而減少了大宗商品進口需求。中國去年需求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也進口了9億多噸鐵礦石,增速放緩但總量仍大。整個世界經濟疲弱表現導致大多數工業品價格下跌,包括鐵礦石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一路走低。

  當世界市場鐵礦石價格如斷線風箏般墜落時,礦業巨頭們並不打算削減産量救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繼續加大供應。自2011年以來,世界礦業巨頭已經投入1200億美元擴大産能,並且在這幾年陸續投産。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必和必拓今年計劃生産2.25億噸,而上一年度産量為2.04億噸。力拓今年産量預計為3.3億噸,去年為2.95億噸;巴西的淡水河谷今年預計産量為3.4億噸。對此,必和必拓總裁威爾遜説了句實在話,只有繼續擴大生産、增加出口才能保證利潤增長。

  需要看到的是,澳大利亞礦企目前還是具備相當的盈利空間,必和必拓生産一噸鐵礦石的生産成本不到20美元。力拓的成本價則在20.4美元。即使算上運費和向政府繳納的土地特許費,最終成本最多為每噸40至60美元。對大企業而言仍有微薄利潤空間的市場價格,會迫使一些過剩産能退出,而關停産能將主要集中在伊朗、南非和印尼等國,澳大利亞一些較小型礦企也將倒閉。正是依靠這種擠壓式戰略,預計今年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將在東亞市場佔有超過80%的份額。有了龐大的市場佔有率,同時也控制了市場定價權——這才是世界級礦企的真實意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