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絕妙好辭 津津有味(圖)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34:32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項文化形式中,楹聯越來越顯現出獨特的優勢。在眾多全國性的楹聯賽事中,“和平之春”南市食品街全國有獎徵聯應當是影響較大的一個。從1999年春節開始,它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五屆,取得了很大的影響。

  在這種形勢下,第十六屆全國有獎徵聯自然會更受聯友們的歡迎。該活動依然由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政府、天津市旅遊集團主辦,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天津食品街有限公司、天津市楹聯學會承辦,天津泰達酒業有限公司協辦。和往屆一樣,今年的徵聯仍然採取了“巧聯”這一形式,也同樣在刊登“課題”時並沒有逐聯指出“機關”何在,而由聯友“自忖”。這體現出“和平之春”徵聯活動的成熟和聯友水準的不斷提高。

  本屆比賽的楹聯題目均充滿了正能量。有歌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還有配合宣傳天津口號“天天樂道,津津有味”的。依慣例將“題目”和獲獎作品分析如下:

  先來看第一聯:發展必依法,法人守法應傚法(徵下聯)。這一聯的“機關”首先是同音字:發——法。但這並不是難點,關鍵在於“法”的兩種語法——名詞和動詞。《呂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都是動詞而不是名詞。在這裡,“傚法”的“法”就是這個“法”。“傚法”的解釋為“仿傚並學習”,是“聯合型”的動詞,而不是“學習法律”這樣的“支配型動詞”。可以説,能夠“自忖”到這一機關的朋友並不是很多,大多數都只將“法”當作了“法律”之“法”。以“讀書”、“創新”、“遵章”、“履約”等相對,顯然不能與“傚法”相對。在對得都不是十分理想的情況下“保安定分包,包方接包要承包(倪秀英)”更接近於“傚法”這一“聯合型”動詞的本意,“承包”——“承接包攬”之意,因此獲得了一等獎。獲得二等獎的則以毛祖松和李禮各以“忠誠”、“誠實”這樣的形容詞相對,也基本上合律。這裡應當指出的是“歌壇唱歌更迷歌(肖金良)”和“聯家撰聯更喜聯(郭松義)”兩聯,這裡的“迷歌”和“喜聯”在“字面上”可以把它們視為“迷戀上歌唱(歌)”和“喜歡作對聯(聯)”。所以評為了三等獎。請看拙作:革命應有歌,歌手寫歌可謳歌。這裡的“謳歌”之“歌”明顯是動詞。

  再來看第二聯:爆竹聲中午夜除羊年到更覺未來好(徵下聯)。這是一比難度很大的出句。“機關”有三個。其一“午夜”的雙關語:“午夜”是人們慣常的用法,但“午夜除”又是“午年之夜”已經除去之意。其二,“羊年到”與“未年來了好”之間的關係。其三,“未來”又是單獨的一個名詞。要想顧及三個方面很困難。可以説,很貼切的作品殊為難得。獲得一等獎的作品為“村頭場上甲兵列,蛇陣排,方顯龍套威(李昕)”,這裡的“甲兵”“蛇陣”“龍套”都符合要求,整聯反映了農村過大年,舞龍燈的盛況,殊為難得。獲得二等獎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就存在照顧不到的地方。“子時至,猴歲承,同祝申奧成(郭士林)”和“子時歡,馬歲歸,還期申令嚴(穆洪信)”都存在著“子時”只是單純的時間標誌,不像“午夜”、“甲兵”那樣有別解。三等獎的作品中這樣的現象更為明顯。請看拙作:冬奧會前馬蹄催,猴歲即,倍感申報艱。這當然是講北京申報2022年冬奧會。這裡,用“馬蹄催”對“午夜除”。明年是猴年,又與“申”有關。關鍵在於“申報”既是動詞,又是名詞——著名的報紙上海《申報》。這是很難得的一種巧合。“申報”冬季奧運會是很艱難的。上海《申報》的辦報過程也是很“艱”難的。

  下面來看第三聯:都飲寧河酒祝奧運會中國挪威裏約(徵上聯)。熟悉對聯的朋友可以看出,這是從七十年前的著名抗戰聯“中國捷剋日本”化來的。但在語法結構上又大不相同。原來的斷句是“中國捷,剋日本”,現在是“中國挪威(至)裏約”。北京、倫敦奧運會中國均取得了輝煌戰績,明年的裏約奧運會中國應當“挪威”了。與“捷克”的“聯合型”語法結構不同,“挪威”是“支配型”結構。而且,這裡的“挪威”還有“至”裏約的意思。許多聯友都忽視了這一點,往往套用幾十年間的“捷克”慣例,當然不貼切。一等獎作品“遠調長江水,過吉羊年,天津聞喜大慶(吳金城)”很傳神,朋友們不妨體會一下!毫不誇張地説,這是本屆對聯賽難得的上乘之作。“慶自貿區,天津順義京冀(王家祥)”也很貼切。請看拙作:共誇絲路橋,喜商交城,義烏通惠歐陸。這裡指的是“一路一帶”戰略構想。報載,小商品交易城義烏,已經可以直接將貨物通過“絲路橋”運往歐洲內陸。裏約是簡稱,歐陸也是簡稱。

  最後來看第四聯:天天樂道 津津有味 國人共讚天津(徵上聯)。這一聯的難點第一是成語,第二在於如果要對得較“工”應當是地名對地名。但仄聲結尾的地名並不是太多,與“樂道、有味”相對應的成語又相當少。不少聯友都採取“拼湊”的方式來解決“成語”問題,實際上給人一種很生硬的感覺。這裡一等獎的作品“歷歷在目,口口相傳,茶客齊誇歷口(周濤)”在成語的運用上毫不生硬,很符合要求。二等獎的作品“碌碌無為,曲曲如屏,市民齊誇碌曲(孟夢)”中的成語雖比較生疏,但經過考證當屬成語。這裡應當指出,既然“出句”是地名,“對句”最好應當是地名。按照王力教授的觀點,如果地名實在對不上,用人名(當然是有影響的人名)來相對,也是可以的。在地名、有影響的人名之後,用一般的名詞相對也同樣是可以的,只是在評獎上要稍遜一籌。對聯能夠對得上,不見得對得好。對得好,還有對得更好,望廣大聯友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請看拙作:南南合作,口口相傳,高鐵常懷南口。南口,是生産“高鐵”的著名“北車集團”所在地。

  天津市和平區是楹聯文化的一方熱土,多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始終致力於振興、普及、提高這一民族文化的極好形式。衷心希望各界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援“和平之春”南市食品街全國有獎徵聯這一文化活動,共同為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有益的奉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