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州創客遇上“成長的煩惱”

  • 發佈時間:2015-03-17 09:33:20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見習記者陳鐵夫

  今年兩會期間,眾創空間、創客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辦公廳也印發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一時,眾創空間、創客成為全國性熱詞。福州有沒有眾創空間?福州創客又有哪些奇思妙想?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記者日前探訪了福州首家眾創空間。

  “玩”出你的奇思妙想

  走進位於閩侯南嶼鎮某小區的陽光創客空間,映入眼簾的是工作臺上的各種電子元器件、電路板和焊接工具。這是福州第一家眾創空間。創始人殷世勇,北郵通信專業畢業後,深圳華為供職10年,福州大學教課1年,去年辭職專門創立了這家創客空間。

  “所謂創客空間,就是讓你玩出你的奇思妙想。”殷世勇介紹,在陽光創客空間,活動場地、工具、設備使用都免費,只要喜歡把創意做出産品的人,都可以來。而來創客空間的最大意義在於,每一個具有“長板”的創客,都可能在這個公益平臺,找到另外一個創客的“長板”,強強聯手,把奇思妙想迅速製造成産品。

  儘管琳瑯滿目的創客産品略顯粗糙,但向記者介紹起來,殷世勇興致勃勃、滔滔不絕。光立方,是陽光創客空間的得意之作,通過程式設計,控制64個LED發光體構築的點陣,可以播放具有3D效果的動畫和文字。産品剛推上微信,就被香港一家設計公司看中,對方以600元左右的單價陸續買了近100個,用來給香港某百貨公司推廣節日禮品。多音樂頻譜儀、科技啟蒙課件……才成立1年多時間的陽光創客空間,已有近百個富有創意的産品。

  神奇的創客也有煩惱

  2014年,陽光創客空間成立伊始,在福州高新區海西園創業大廈獲得400平方米、為期半年的免費場地。大學新區一帶的創客們,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趕來搗鼓他們的新想法。在這裡,殷世勇發現了潘晶明、李驥這兩位創客發燒友。

  在企業工作多年的潘晶明,一直從事高校電子儀器維護工作,他對電子元器件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創客們驚嘆。李驥擅長軟體開發,曾經只花一個下午就幫助另一個創客搭建好一個APP模型。而在大型通信公司從業多年的殷世勇,對電子産品的硬體設計直覺敏銳。三個“臭皮匠”成了陽光創客空間智慧硬體設計方面的主要技術力量。

  因為種種原因,陽光創客空間今年搬離了創業大廈,租在南嶼某小區,而這一挪窩,距離大學新區遠了,活動場地也小了,來的創客銳減。不得已,三個創客“閉關”專門搗騰起自己的項目。

  能把創意轉化為産品是快樂的,但創客創業艱難的現狀難以否認。殷世勇喜歡用“夾縫”這個詞來形容陽光創客空間的現狀。他向記者坦言,因場地、設備、經費等制約,目前陽光創客空間僅靠網上銷售一款科技啟蒙教育産品勉強支付房租水電。

  “二線城市的創客空間,因缺少相關部門關懷和扶持,很難對接到企業資源。”殷世勇説,不過最難熬的,還是創客産品孵化成商品時“夭折率”過高,因此重回海西創業園成為陽光創客空間今年的首要任務。“創新創意的源泉很多來自高校大學生,我們迫切需要在高新區找一個合適的活動場地。”殷世勇説。

  創客群體迎來發展黃金期

  殷世勇們的困境,也是眾多創客共同面臨的“成長的煩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今年被譽為助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那麼,創客及眾創空間將發揮什麼作用,福州創客又該如何把産品孵化成商品、讓自己最終變成創業者呢?記者就此專訪了福建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林翊。

  林翊向記者介紹,眾創空間、創客的實質是創新。這些新概念的提出,沒有強調大規模、大集團、大手筆的創新模式,而是鼓勵青年人在工作實踐中進行單元化的創新,創新源從過去的高端化、高檔化開始變得接地氣,通過降低創新的“格調”,把創新創意落到實處,對於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對於福州陽光創客空間等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現狀,林翊認為,福州現在眾創空間太少了,相關政府部門應該重點扶持一批以創新創業為中心的眾創空間,但眾創空間到底能孵化出多少商品和創業者,取決於創客們能夠給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價值。

  “眾創空間和創客群體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林翊建議,創客們應增強危機意識,具備現代企業運營理念,加強産品商業轉化意識,主動對接市場和資源,拓展盈利空間以儘快脫離政府幫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