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春霞:油價下跌 世界石油市場暗流涌動

  • 發佈時間:2015-03-17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油價跌勢尚不足以對油井投資與生産構成實質性威脅。國際石油需求減少已是長期性趨勢,且正形成世界石油供需産業結構性的劃時代變化。國際原油市場各方博弈的最終結局都將是供應量攀升,油價跌勢更甚

  根據國際能源署13日發佈的原油市場報告,雖然美國運營油田鑽井數下降,但由於非石油輸出國(非歐佩克)的産量上升,2月份全球日均原油産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30萬桶,達9400萬桶,致使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延續下跌走勢。北京時間3月16日早晨,美國NYMEX原油期貨盤中一度下跌1.27美元,至每桶43.57美元,跌幅2.8%,創2009年3月12日以來盤中新低。布倫特原油也一度跌破每桶54美元。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能源問題專家阿裏·科恩甚至認為,國際油價甚至會下探至每桶30美元。

  導致油價可能進一步下挫的成因複雜:一是相當一批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産油國正暗地加大産油量以彌補油價暴跌造成的財政緊張;二是為鞏固乃至搶佔市場份額,低成本産油國與其他産油國間正暗中競爭;三是隨著伊拉克等産油國政局趨穩、頁巖油氣開採技術日漸成熟等因素,未來數年內,全球石油供應將不可逆轉地攀升,供大於求將成常態。

  長期以來,歐佩克國家的財政嚴重依賴石油收入,其外債與進口都靠石油美元支付。此輪油價大跌正在製造一種惡性迴圈:油價越低,越倒逼部分産油國加大産量,以彌補低油價帶來的財政虧空,導致供應攀升,油價繼續下跌。

  事實上,在歐佩克産油國中,違規自行加大産量早已不是秘密。油價高企時,部分産油國會暗中加大産量以借勢增收。以往,為維持市場平衡,保住高油價,沙特會自行減産以應對這種行為導致的供應過剩,但也因此使其市場份額受損。此次沙特吸取以往教訓,不再自減産量,從而嚴重顛覆了以往維持供求平衡的規則。據透露,為解財政困境,俄羅斯、委內瑞拉等中高成本産油國已開始加大原油開採力度。同時,部分低成本産油國正利用各方博弈之際,也加大石油産量,以搶佔市場份額。

  到目前為止,油價跌勢尚不足以對油井投資與生産構成實質性威脅。調查顯示,即使在低於每桶40美元的情況下,北美與波斯灣地區的油井仍可維持正常生産,因為造成油井停産的成本並非生産成本,而是取決於其邊際成本。波斯灣與北美堪薩斯油井的産油邊際成本在10美元至20美元一桶。被擠出市場的大多是那些生産成本較高的油井,如深海開採、極地勘探開採業等。權威數據顯示,當前全球2200多個大型油井中,只有1.6%出現負現金流。

  隨著伊拉克等中東相關産油國政局暫時趨穩,以及北美頁巖油開採技術的日臻成熟,原油供應量上升只是時間問題。調查顯示,水力壓裂技術的成熟,以及成本降低和産業重組等,將帶來頁巖油産量的增加。過去1年裏,美國頁巖油産量攀升了15%,未來12個月內還會上升30萬桶/日。另外,近期伊拉克與庫爾德地區達成石油生産協議,預計未來每日將有55萬桶石油進入市場,加上目前市場上每日供應過剩的140萬桶,全球石油供大於求的局面恐難以扭轉。

  從石油需求角度看,全球已出現結構性下滑。過去10年來,高油價促使各國積極尋找替代能源,歐美節能汽車的銷售直線上升及廣泛使用,加之嚴重依賴石油資源的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等,國際石油需求減少已是長期性趨勢,且正形成世界石油供需産業結構性的劃時代變化。(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春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