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清肺、強腎、治癌”三劑藥方 陜西以“林業加法”治污減霾

  • 發佈時間:2015-03-16 00:31:14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為治理霧霾,各地政府普遍採取限行、減産等政策。但傳統的治污方式,不僅難以治本,而且常以犧牲地方經濟發展為代價。

  為此,陜西省全面、科學評估林業在治污減霾方面的作用,開出“清肺、強腎、治癌”三劑藥方,即植樹造林、恢復濕地、治理荒漠,提高區域生態“免疫力”,走出一條以“林業加法”治污減霾的“正能量”之路。

  “加法”作用不可替代

  長期以來,各地霧霾治理,多以“限”“減”為主——汽車限行、建築限高、企業限産、煤炭限燒等。但這些普遍採取的“鐵腕”措施,是以犧牲公眾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為代價。

  近年來,陜西著力探索一條霧霾治理與區域發展雙贏之路。陜西省林業廳廳長李三原認為,治污減霾,一方面需要減少污染物生成,另一方面就是增加林業生態産品供給,發揮生態系統功能消除存量污染物。

  陜西關中地區是全國霧霾頻發地之一。2013年開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對關中地區林業治污減霾功能展開評估。2012年關中地區的森林面積為207.12萬公頃,濕地面積為14.35萬公頃。經評估,關中地區的森林年滯納總懸浮顆粒物5767萬千克、年濕地降塵2.47億千克;森林和濕地年滯納和清除PM10、PM2.5、PM1.0的實物量,相當於2074萬輛機動車的顆粒物排放量。

  “除了吸納顆粒物,森林和濕地對大氣中有害化學物質的吸收更為明顯。森林、濕地每年吸收污染物總量,佔關中地區年排放量的54.5%。年釋放的氧氣能夠滿足3118萬人一年的需氧量,年固定二氧化碳相當於1212萬城鎮居民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固碳量如果堆積成形的話相當於西安城墻550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環森保所首席專家王兵説。

  “三劑藥方”增強“免疫力”

  人們稱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森林、濕地、荒漠化都是國家賦予林業保護、建設、治理的重點。

  據陜西省林業廳副廳長王建陽介紹,近年來,陜西每年組織義務植樹8000萬株以上。經過多年持續治理,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800多裏,森林面積達到1.28億畝,森林覆蓋率41.42%。

  王建陽説,陜西省有重要濕地55塊,對濕地的保護恢復,大大提高了林業的治污減霾成效。據評估,2012年,關中地區的14.35萬公頃濕地,每年清除的大氣顆粒物量相當於2012年關中地區所有民用汽車顆粒物排放量的45.4倍。

  在陜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態區,記者看到,由於植樹造林、保護恢復濕地等林業工程的實施,使這裡塵土飛揚的裸露沙地,變身為樹木林立、水鳥翔集的“動植物園”。這裡與西安主城區相隔僅十幾公里,但通過域內小氣候的改變,實現了有效的降污降霾。

  “我們生態區內樹多、水多,監測顯示,生態區尤其是濕地附近的空氣品質明顯優於西安市區。例如,當西安市區空氣品質為輕度污染時,浐灞新區的空氣品質就是良。”浐灞生態區林業主管龐裏濤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指出,從觀感看來,許多地方森林增加,霧霾卻並沒有減少。這是因為,陜西森林覆蓋率年均增長率為1.91%,而關中工業廢氣年均增長率為29.84%,汽車尾氣排放量年均增長率約為57.79%。森林面積的增長速率遠不及工業污染物和汽車尾氣排放的增長速率。

   生態經濟不再“二選一”

  “長久以來,森林、濕地等的治污降霾作用,只是一種定性的認識。而針對關中地區的研究是首次定量研究,得出了系統性的數據,對各類植物的減霾效果做出了評估,指導意義重大。森林和濕地的增加能夠抵消尾氣等污染,減少霧霾,這樣的‘林業加法’,是一條和諧雙贏、經濟環保的科學治霾之路。”李三原説。

  李三原表示:“探索這樣一條道路,有效避免了地方政府在環境治理與GDP之間‘二選一’,而且也是治本之道,可以説是‘正能量’。”

  專家及業內人士指出,充分發揮林業治污減霾重要作用,還需把全社會關注環境污染的熱情,變成多種樹、種好樹、都愛樹的實際行動。確保森林資源增長速度跟上或超過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記者李勇 姜辰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