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軍稱恐怖分子更狡猾了:戰機經常找不到攻擊目標

  • 發佈時間:2015-03-15 08: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道印度《電訊報》網站3月8日發表題為《現代炸彈與中世紀的信仰》的報道稱,一天晚上,格佩托轟炸了伊拉克一處疑似“伊斯蘭國”設施。第二天,他在接受印度《電訊報》記者採訪時説:“通常情況下,我駕駛飛機從航母上起飛後根本沒有明確的空襲目標。”

  人們只知道這名29歲中尉的呼號。他是“好鬥紅公雞”中隊的一名飛行員,該中隊的飛機型號為“超級大黃蜂”F/A-18F和“大黃蜂”F/A-18C戰鬥機。

  他執行飛行任務時投下的炸彈是重500磅的鐳射制導聯合直接攻擊彈藥(LJDAM)。格佩托並不知道空襲目標是什麼。在始於2014年8月的空襲“伊斯蘭國” 行動中,LJDAM是首選武器。

  當格佩托在伊拉克北部的夜空中游蕩時,聯合戰術區域指揮部會向他提供襲擊目標的坐標。他是從“卡爾·文森”號航母上起飛的,此次飛行任務持續了6個小時,其間曾空中加油4次。

  襲擊目標是一處疑似“伊斯蘭國”設施。鋻於打擊“伊斯蘭國”戰爭的走向,襲擊目標可能位於好戰分子已經佔領的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或附近地區。

  “卡爾·文森”號航母指揮官卡爾·托馬斯上校説:“這不僅僅是美國的戰爭。很多國家認識到,‘伊斯蘭國’的‘哈裏發國’概念實際上是7世紀的思維方式。”記者和援助人員遭斬首事件促使美國在逐漸退出伊拉克和阿富汗之際從遠方捲入這場戰爭。

  最重要的是,對“卡爾·文森”號航母上的飛行員和水手而言,約旦飛行員被“伊斯蘭國”燒死的畫面是一個打擊中世紀式暴行的刺激因素。

  2014年12月24日,駕駛美制F-16戰機的約旦皇家空軍飛行員穆阿茲·卡薩斯貝中尉落入幼發拉底河。

  據《約旦時報》報道,卡薩斯貝是被“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俘虜的,後者要求釋放他們的一名約旦同夥。2015年2月3日,“伊斯蘭國”發佈了卡薩斯貝在鐵籠子裏被燒死、然後被埋在瓦礫堆下面的視頻。前者為此舉辯解稱,美國正通過發動空襲讓穆斯林遭受同樣的命運——燒死他們,並把他們埋在瓦礫下面。

  在巴林,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副司令詹姆斯·勒布萊因少將説:“2014年,當‘達伊什’(‘伊斯蘭國’的阿拉伯文名稱)組織從敘利亞來到伊拉克時,它還像是一支軍隊。現在他們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恐怖組織。”

  卡爾·文森”號航母指揮官托馬斯説:“敵人變得聰明瞭。他們開始低調起來。過去他們一直採取攻勢,現在開始採取守勢。我們有很多飛機沒有投彈就飛回來了。我們要對目標進行確認。我們也變聰明瞭。”

  換句話説,目前“伊斯蘭國”的目標與9個月前相比已不太明顯。與此同時,“聯軍”力量得到加強。最近,法國“夏爾·戴高樂”號航母開始在海灣地區與“卡爾·文森”號航母並肩作戰。3月4日,2架法國“陣風”戰鬥機降落在“卡爾·文森”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

  “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司令克裏斯托弗·格雷迪少將説,由於法國“夏爾·戴高樂”號航母的加入,飛機出動架次可增加15%到20%。

  他解釋説:“飛機出動架次越多越好,因為這樣擊中敵人目標的幾率也越高。敵人具有適應性和創造性,但我們的適應性和創造性更強。”

  噴氣式戰鬥機越多,聯軍發現“伊斯蘭國”目標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當被問及約旦戰機被擊落事件所凸顯的威脅時,格雷迪説:“目前我們飛機的飛行高度不存在威脅。”

  這意味著“伊斯蘭國”可能擁有的地空導彈(如“毒刺”導彈)還夠不著美國和法國戰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上空的飛行高度。(編譯/金進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