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分析2月份CPI、PPI數據:物價平穩為改革留足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3-11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林火燦 裴珍珍 崔文苑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數據顯示,2月份,CPI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4.8%。

  有關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物價水準總體平穩,為完成全年物價調控目標創造了良好開局,也為價格改革留出了寬鬆的空間。不過,由於PPI持續下滑的態勢尚未改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專家建議我國應注意防範通縮風險。

  CPI漲幅重回“1”以上

  2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了1.4%,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這是CPI漲幅繼1月份跌至“1”以下、且創下61個月新低後重新回到“1”以上。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説,2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一方面由於2月份價格環比上漲較多,另一方面由於春節錯月因素,去年同期的基數相對較低。

  數據顯示,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約0.8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9%。根據測算,在2月份1.4%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為0,新漲價因素為1.4個百分點。

  從環比數據看,2月份CPI環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了0.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上漲2.9%;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3%。“春節期間,鮮活食品需求增加,推動了價格環比大幅上漲。”余秋梅説。

  數據顯示,2月份,鮮菜和鮮果價格漲幅分別為13.6%和8.9%,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67個百分點,超過總漲幅的一半。非食品價格方面,2月份正值春運高峰,交通、旅遊價格上漲明顯。其中,飛機票、長途汽車、計程車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3.0%、4.8%、1.5%;旅行社收費和賓館住宿價格環比分別上漲7.5%和1.6%。隨著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部分服務業用工緊缺,價格也水漲船高。

  “今年1、2月份,我國CPI漲幅總體上處於較低水準,這對我國完成全年物價調控目標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官員表示,今年我國CPI漲幅調控目標是3%左右,從開局看,完成這一目標的利好因素不少。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CPI影響仍將延續。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對於我國的物價調控十分有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説,由於國內勞動力工資和稀缺資源價格呈現上漲趨勢,對衝之後,2015年CPI漲幅有望控制在1.2%至1.5%之間。

  “物價總水準相對處於低位,這為價格改革創造了寬鬆的外部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官員表示,我國將繼續穩步推進一系列價格改革,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使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原則上都放開。

  PPI連續36個月回落

  2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0.7%;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9%,環比下降1.0%。自2012年3月份以來,PPI已經連續36個月回落。

  數據還顯示,2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在30個主要工業行業中,3個行業産品價格環比上漲,9個行業持平,18個行業下降。

  余秋梅分析説,PPI環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加工、化學纖維製造、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等4個行業出廠價格環比降幅收窄較多,本月分別下降3.1%、0.9%、1.0%和1.5%,比上月降幅分別收窄4.7、2.1、0.9和0.6個百分點,合計影響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環比降幅收窄0.3個百分點。

  “PPI的持續走低,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走勢密不可分。”中國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總經理郝國強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復蘇緩慢,原油需求相對疲軟;而石油輸出國組織又確定不減少石油産量,全球原油供給大於需求的格局十分明顯,加上其他大宗商品需求也較為疲軟,這是影響我國PPI持續走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郝國強表示,當前,支撐國際原油需求持續回暖的積極因素仍不明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勢頭仍未顯現,國內PPI繼續下行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認為,PPI的持續下行,與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工業領域産能過剩壓力仍然較大、有效需求不足相關。而受國際大宗商品供大於求的影響,預計輸入性通縮壓力將持續累積。

  “PPI的持續回落,再次暴露我國經濟結構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分析説,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據較高比重。PPI的持續回落,在很大程度上緣于我國工業經濟産能過剩問題尚未有效解決,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造成工業經濟增長乏力。

  李佐軍同時表示,PPI的持續回落,也説明當前實體經濟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仍然偏弱,而虛擬經濟由於投資回報率較高,更受資金青睞,客觀上也不利於工業品價格的上漲。

  精準調控有利於穩增長

  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今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還要大。2015年,在通縮風險和預期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我國如何順利完成宏觀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

  “全社會的通縮預期不斷增強,製造業的發展面臨著許多現實的困難和壓力。”郝國強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從福建的情況看,預計有七成左右的中小製造業企業過得相當困難,不少企業庫存積壓比較多、資金貸款比較困難、市場需求乏力、産品價格上不去,“在沒有強刺激的背景下,製造業的困境短期內還很難改善”。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我國並沒有達到通貨緊縮的狀況,但應警惕通縮因素的積累,並通過精準調控,防止結構性、局部性通縮的苗頭出現。

  “總的來看,我國生産部門的確出現通縮的部分特徵,但這並不是整個經濟的通縮。”裴長洪委員説,不過,當前也不應忽視對通縮風險的警惕。

  也有專家表示,前些年我國各項經濟指標增長過快,但在新常態下,我國進入經濟結構調整期,許多經濟指標都處於調整階段,不能因為停止高增長就認為是通縮。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認為,“由於當前CPI持續處於較低水準,所以,貨幣政策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應把握機遇靈活使用貨幣工具,增強流動性,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緩解實體企業經營困難。”

  裴長洪表示,為了解決生産部門不振的狀況並預防整體性通縮的出現,除採取必要的需求管理政策外,企業也應進一步通過研發創新、提高生産率等方式,實現産業的優勝劣汰和轉型升級。他認為,當前物價水準較低,也恰恰是改革的機遇期,通過金融、財稅、國企等重點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可以大大降低總體要素成本和生産成本,進而提高經濟競爭力和增長品質。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實現2015年我國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是完全有保證的。(經濟日報記者 林火燦 裴珍珍 崔文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