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楊棟樑:全國煤礦已連續23個月未發生特大事故

  • 發佈時間:2015-03-11 06: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瑾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10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楊棟樑,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黃玉治,新聞發言人黃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我國煤礦已連續23個月沒有發生特大事故,是歷史以來的最好水準。”楊棟樑説,特別是百萬噸煤的死亡率從5.8下降到0.25,下降率95.6%,煤礦的安全生産持續穩定好轉。

  楊棟樑説,在始終嚴抓煤礦安全的同時,也要看到煤礦的安全生産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在總結過去多年經驗的基礎上,安監總局“七措並舉、四輪驅動”遏制煤礦事故發生。

  楊棟樑介紹説,7條舉措包括整頓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産條件的小煤礦,嚴格煤礦準入,強化瓦斯治理,推進機械化、自動化和資訊化建設,排查隱患,打擊煤礦非法違法開採,以及深化排查隱患和專項治理,“這兩年大概關了3000多處小煤礦,力度很大。”楊棟樑説。

  在取得明顯成效的情況下,安監總局又研究了4套辦法推進落實,就是抓礦長責任、激發責任感、抓重點縣和認真查處每一次事故。“全國1700個縣有煤礦,我們統計了5年數據,對其中事故最多的50個縣進行特別處理:不僅和礦長談心對話,而且把50個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都請到北京,一個一個地叮囑。結果,這50個縣去年事故發生率大幅度下降,有10多個縣實現零死亡,效果很好。”楊棟樑説。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通過安全生産法修正案。楊棟樑説,這次安全生産法的修改很成功,突出了5個特點:一是把安全生産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二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三是對基層政府的監管進一步強化;四是對隱患排查更加嚴格,過去只有出了事故才追究,新安全生産法規定,對隱患排查整改不到位的也要追責;五是提高事故查處懲罰標準,過去最高處罰額度是500萬元,新安全生産法提高到2000萬元。

  對於近年來開發區事故頻發的問題,楊棟樑表示,開發區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很大貢獻的同時,也暴露了在管理、特別是在安全生産監管上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招商引資過程中,有的開發區任意降低安全標準,企業入駐時未達到安全標準就建設投産,開發區的監管體系和人員嚴重不足,以及平時的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不認真、不徹底、不落實。”

  楊棟樑説,安委會已下發緊急通知部署相關工作,目前,各地開發區都在加強機構建設,充實安全監管人員,加強安全隱患排查。(經濟日報記者 劉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