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周群飛或成中國女首富

  • 發佈時間:2015-03-11 04:33:28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兩天,一個從前“默默無聞”的女人火了。

  新股藍思科技10日進行網上申購,據了解,藍思科技成功登陸創業板後,其董事長周群飛或成新任中國女首富。

  按新股發行遭爆炒的慣例,藍思科技攀升到45倍估值為大概率事件,以周群飛持股近九成計算,其身價或超越身價440億元的中國女首富楊惠妍

  這位將成為新任中國女首富的周群飛,曾在深圳打工、創業多年,今年45歲。

  周群飛個人身價

  或達466億元

  讓人意外的是,藍思科技雖然牛冠創業板,但它是一家股權高度集中的企業——大股東幾乎持有全部股權。該公司招股説明書顯示,周群飛和鄭俊龍夫婦合計持有公司上市前99.09%的股份,其中周群飛持有97.69%,丈夫鄭俊龍持有1.40%。

  根據券商測算,藍思科技的市值很可能升至530億元,而周群飛的個人身價將達到466億元。

  據2014年胡潤女富豪榜顯示,33歲的楊惠妍以財富440億元蟬聯“女首富”寶座,73歲的陳麗華以400億元保持第二,連續兩年成為中國白手起家女首富,也是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57歲的張茵以290億元排第三,位列中國和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第二位。一旦藍思科技上市,中國女首富的位置極有可能變為持股市值達466億元的周群飛。

  講到未來女首富的年薪,也是個“天文數字”——周群飛2014年年薪高達1036萬元。

  “手機玻璃女王”

  原是深圳“打工妹”

  被稱為“手機玻璃女王”的周群飛相當低調。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除了少量公益活動, 周群飛幾乎很少進入公眾視野。以致她在深圳打工、創業的那段歷史也少有人提及。周群飛是如何從台灣廠商主導的手機代工業中突圍,奪得蘋果公司的大訂單,對外界來説也是個謎。

  記者從深圳伯恩光學高層獲悉,周群飛早年曾在伯恩楊氏家族企業“打工”多年,後離開創立藍思科技公司,成為伯恩最大的競爭對手。

  據了解,20多年前,1970年出生的湖南人周群飛就南下打工,進入玻璃加工行業,那時候的她只有20來歲,當時的伯恩主要是做手錶玻璃,後逐漸轉戰多媒體和電子消費品、移動設備螢幕市場。周群飛在這個行業裏,算是摸爬滾打多年的“老人”了。

  2003年,周群飛羽翼漸豐,創立了深圳藍思科技有限公司。藍思科技創立之後,與伯恩光學在移動設備螢幕等諸多方面展開正面競爭。此後不久,周群飛將工廠遷往湖南老家。

  目前,藍思科技最強勁的對手仍是伯恩光學。據媒體報道,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是中國最大的兩家手機玻璃鏡片製造商。公開資料顯示,藍思科技2013年的産值達到100多億元,而伯恩光學的總産值達到200多億元。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是蘋果、三星全球最大的兩大玻璃面板供貨商,二者的商業競爭、人才爭奪從未停止。

  據《深圳商報》

  名家觀點

  孫建波:創業板部分公司股價將一瀉千里

  日前,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在接受訪談時表示,創業板短期漲幅太大,必然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當一個成長性公司的估值下來了,也就意味著成長期結束了,如果公司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股價就可能一瀉千里。所以,投資者可適當佈局還處在發展初期的公司,因為未來它們的故事還很長。

  近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15年來首度站上5000點關口,被稱為“中國納斯達克”的創業板市場也歷史性地突破了2000點大關,最高達2032.22點。不過,之後一個交易日,創業板又重挫3.15%,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創業板的大漲大跌引發市場關注,成長和泡沫之爭再起。

  對此,孫建波表示,成長股確實是未來的方向,但是創業板指數已經從500多點漲到了2000點,必然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他進一步表示,無論多麼好的股票都得給個估值,這個估值也要看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創業板所有企業不可能連續每年50%到100%的增長,這個難度太大。所以,那些投資者對其未來有預期,現在讓它先漲上來,就需要時間來消化股指。

  雖然短期內孫建波認為創業板有調整的必要,但他還是看好成長股未來的發展,他以納斯達克市場為例説,2000年的納斯達克泡沫破滅慘烈程度是非常大的,不過,2000年之後到目前為止,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當中,納斯達克調整幅度並不是特別大,反而上升的幅度更大,也就是説自從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後,納斯達克已經走過了15年的大牛市。

  他認為,納斯達克15年的大牛市告訴我們,社會發展靠的是新科技、新企業,只要對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有信心,對全民創業有信心,那麼就必須關注成長股。

  對於投資者如何調整投資策略,孫建波表示,整個創業板現在可以概括為三類股票,第一類是成長性被證偽的公司;第二類是目前發展很好、但股價偏高的公司;第三類是還處在發展初期的公司。從未來投資的角度來看,他認為,應該對第一類徹底拋棄,對第二類要採取適當的策略,先回避以等待其估值的正常化;如果第三類公司出現調整則是完完全全的佈局機會,因為它們未來的故事還很長。和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