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大改革迸發“三農”工作新活力
- 發佈時間:2015-03-09 08:30:5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安徽省會合肥市緊抓農業農村改革工作,牢固樹立以改革促發展的理念,以重大問題為導向,突出關鍵領域和環節,按照“健全制度惠民生、完善機制增活力、配套聯動促統籌、先行先試求突破和改有所進、改有所成”的工作思路,堅持“十改聯動、創新實踐、管控風險、穩步實施”,農業農村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穩産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活力增強。
(一)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農地管理新體制
合肥市按照“三權分置”要求,堅持“穩政策、抓試點、建制度、控風險、重保障”,在安徽省率先探索建立起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要、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潛力充分釋放的農地管理與服務新體制,探索經驗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並印發全省參閱。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有序推進。全市首批5個縣(市)25個鄉鎮336個村的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共涉及農戶37.8萬戶、216.6萬畝土地,分別佔全市的30%和26%。截至目前,全市318個村居完成了調查摸底工作,佔全市任務的95%,277個村居完成了指界測繪工作,佔全市任務的82%,試點工作受到農業部領導充分肯定。二是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了十大新型農地管理制度和服務機制,在全國省會城市率先出臺了《合肥市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土地準入和監管制度(試行)》,建立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分級備案等制度被中辦國辦《關於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吸納,成為國家層面工作措施。目前,全市流轉土地面積275萬畝,新增35萬畝,流轉率達55%以上,有效地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三是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改革。長豐縣成為安徽省國土廳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綜合改革試點縣,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在廬江縣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試點,權屬調查工作已全面結束。全市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和登記發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宅基地等土地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四是統籌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試點,完善城鄉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土地利用的成果由農民與村集體優先分享機制,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復墾新增耕地市級補助標準提高至8萬元/畝。續建、新建土地整治項目480個,新增耕地6.62萬畝。重點推進“碧水藍天、萬頃良田”三大土地整治項目,完成21萬畝農田整治,新增耕地1.73萬畝,連續16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有效解決了工業化城鎮化“缺地”、新農村建設“缺錢”、耕地保護“缺動力”、城鄉統籌“缺抓手”等問題。五是完善農民土地權益保障機制。創新確權登記後的土地規模經營方式,選擇肥西官亭鎮新民村,在全省率先開展“確權確股不確地”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土地股份制經營方式和農民土地權益股權化保護機制的實現形式。制定出臺了《合肥市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實施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辦法修訂工作,保障被徵地農民應保盡保及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二)深化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培育壯大農業經營新主體
合肥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意見》,採取“政府引導、政策支援、分類指導、優化服務”等綜合措施,著力推進家庭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主體共同發展。一是完善經營主體發展活力釋放機制,加快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在全國率先出臺家庭農場管理服務規範;在全省率先構建家庭農場工商註冊、服務標準、示範認定、政策扶持四大機制,實行名錄管理;在全省率先出臺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登記的管理服務政策措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機制不斷健全,呈現“量效齊增”發展態勢。目前,合肥全市種養專業大戶突破1萬戶、新型職業農民216名、家庭農場1500家、農民合作社271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700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320家、超10億元以上的14家,農産品加工産值穩定在1000億元以上。二是完善一主多元服務機制,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基層公益性機構農業服務功能,推動職能轉變。以巢湖市為試點,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管理集約、服務集中、人才集聚的新型基層農業綜合服務管理新機制;在全國省會城市率先推行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建設及作業品質管理,促進基層農業服務機構管理職能逐步由單一“農技”管理向“農技與農業服務品質”並重管理轉變。以廬江縣為試點,創新政府購買農業服務機制,實施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受到農業部領導肯定。目前全市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突破3000家。
(三)深化農業經營方式改革,健全農業轉型升級新機制
合肥市圍繞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堅持數量、品質和效益並重,健全農業轉型發展機制。一是創新農業耕作增效機制。完善糧食規模化“高産創建”的聯推增産機制,挖掘糧食生産新潛力。構建農戶家庭糧食“穩産增收”新機制,在全省率先開展糧經輪作“千斤糧萬元錢”和“噸糧5000元”等新型農業耕作模式創新,推廣以水稻作物為主與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六類輪作、間作套種新模式10萬畝,畝均産量和産值分別達1000斤和1萬元以上,探索了一條省會城市穩糧、增效、生態並重的農業發展新路徑。二是創新“産園村”一體化發展機制。以美好鄉村、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土地整治項目區為載體,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的“産園村”一體化發展機制,實行特色産業、農業園區、村莊建設多規融合和基礎設施統籌建設,推進生産要素集約、經營主體集群、村莊基礎設施和産業生産設施整合。全市特色高效規模農業面積達345萬畝;廬江縣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體制機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7個,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全覆蓋;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入園率達65%以上。三是創新經營主體統融聯合機制。構建了以農業企業為龍頭、農民合作社為骨幹、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基礎、産業和産品為紐帶,集利益聯結、要素融合、互助共贏、聯合發展為一體的新型現代農業産業化經營模式,大力推進農業全産業鏈建設,促進農業一二三産業的聯動融合發展。糧油、蔬菜等7大聯合體經營模式引領全省,聯合體總量突破100家,生産經營面積突破50萬畝。四是創新農業資源保護利用機制。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理念實現重大轉變,破“禁燒”難題推動“三農”發展成為新常態。在全省率先探索“聯戶聯保、聯收聯耕”和“雙聯模式”,完成午秋兩季農作物“禁燒”任務,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現向“全年全域”延伸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環湖”等重點區域“地”、“水”等農業生産資源一體化保護與利用機制,構建了“調(整結構)、改(良土壤)、培(植地力)、保(肥保水)、轉(變方式)、控(制投入品)、融(功能融合)、管(加強監管)、禁(秸稈禁燒)、用(綜合利用)”等農業生態環境十大聯動建設機制,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水準穩步提高,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加快發展。
(四)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農技推廣應用新能力
合肥市深入推進農業科技“研、推、用”三大領域改革。一是健全“産學研”融合機制。突出産業發展需求導向,聯合農業科研院所成立農業科技聯盟,建立和完善科企對接機制。水稻、大麥等10個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和10個綜合試驗站成為國家級建設項目。二是完善農業主體創新機制。健全現代農業園區、産業集聚區和農業龍頭企業等科技孵化基地建設機制。現代種業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全市共取得授權品種和申請品種權50個,佔全省的84.7%。全市150家農業企業建立了農業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三是構建農技農藝聯創機制。推進農業産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新機具、新材料與農作模式等深度融合創新,提高農業畝均綜合生産能力。推廣“五新”配套農作面積突破100萬畝,全市農業優新品種主體化、高新技術普及化和高效模式多元化水準穩步提升。四是健全農技推廣應用機制。完善多元化農技服務模式和網路,加快農業科技供需對接和成果轉化。全面完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任務,深化需求型訂單服務、技物結合型社會化服務等六大農技推廣服務模式創新,健全“首席專家+創新團隊+協作單位”、“專家組+試驗示範基地+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戶”等技術推廣應用新機制,在水稻、蔬菜、生豬等主導産業,推廣主導品種145個、主推技術128項。
(五)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創立農村産權交易新模式
合肥市探索農村産權權能實現形式,促進農村資源資産化、資産資本化。一是創新推進農村産權交易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按照“一平臺、三規範、一延伸”的工作思路和“三級聯動、一體建設、分級交易、統一規範”的建設要求,推進農村産權交易工作。構建了以《關於規範農村産權交易管理的意見》為主的政策措施體系和交易管理制度體系。完成長豐縣和廬江縣試點工作,建立了市縣鄉三級交易和服務體系,在全國首創了依託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體系建市場、依託職能部門強化管理的農村産權交易“合肥模式”。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已成功交易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水面使用權、農村房屋轉讓等4類項目44宗,成交額1.6億元,平均增值率達25%,最高一宗增值率達65%。二是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啟動了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森林保險試點、森林資源資産評估等深化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的政策、意見制定工作。推進林權融資服務方式創新,全市林權抵押貸款金額達5.49億元。三是實施小型水利工程産權制度改革。先後在廬江縣全域、肥東縣石塘鎮等四縣一市6個鄉鎮開展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産權制度改革,探索多形式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六)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務“三農”新水準
合肥市在全國省會城市率先出臺《關於金融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了《合肥市關於金融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農村金融創新步伐加快。一是推進金融組織創新。穩縣域、拓鄉鎮,農村金融服務網路實現全覆蓋。全面深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83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二是推進金融産品創新。先後在縣(市)開展了林權、農村居民房屋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家庭農場等“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等農村金融産品創新試點。截至11月,全市縣域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餘額達205.76億元,比年初增加了26.06億元,增幅達14.5%;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198.56億元,比年初增長24.54億元,增幅達14.1%。三是推進服務模式創新。完善擔保機制,成立農業發展融資擔保資金,融資擔保資金已達3100萬元。創新“財政資金+互助基金”、“政府保證+銀行信貸+保險投保”等融資模式,推行農業産業化融資聯盟,促進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直接融資。推進農戶信用聯保、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農産品+保險+貸款、應收賬款債券憑證(合同)保險等多元融資服務模式創新。推進廬江縣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試點。拓寬融資渠道,豐樂種業等3家農業龍頭企業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超過30億元。
(七)深化農村扶貧開發方式改革,建立精準扶貧新常態
合肥市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農村精準扶貧開發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構建“光伏扶貧”、“十大扶貧到戶到人”、“三無特困戶政府兜底脫貧”等三大精準扶貧機制。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首批在全國六省(區)30個貧困縣推廣合肥“光伏扶貧”經驗,合肥市“光伏扶貧”模式成為國家層面工作措施。“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消貧,減少貧困人口5萬人。一是建立“到戶到人、集中幫扶”長效機制。因戶制宜,實施幹部幫扶、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生活保障等十大扶貧到戶到人工程,著力破解整家整戶整體脫貧的問題。二是建立“兜底脫貧、定向專扶”長效機制。在全國率先實行政府對農村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低於1800元的“無勞力、無資金、無穩定收入來源”的“三無”特困農戶的“兜底脫貧”工作機制,著力破解特殊特困人群積貧積弱的難題。三是完善“基礎提升、改善民生”長效機制。以112個省級貧困村為重點,大力實施村級道路暢通、農田水利建設等五大工程”建設,著力解決貧困區域生産生活基礎薄弱的問題。四是健全“工作推進、整合資源”長效機制。構建了精準扶貧開發考核、幹部駐村幫扶等五大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扶貧開發工作合力不夠的問題。
(八)深化美好鄉村建設管理機制改革,增強農村發展新活力
合肥市突出美好鄉村“點軸連片”促進農村發展的輻射作用,加快推進“物的美好鄉村”向“人的美好鄉村”轉變。一是健全規劃引領機制。完善規劃統籌銜接機制,啟動《合肥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編制、四縣一市總體規劃修編以及縣城、重點鎮、環巢湖十二鎮規劃編制、82個省級示範村規劃修編,構建梯度發展的農村建設規劃體系。二是建立四級聯創推進機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中心村建設為抓手,“五美”農戶為基礎,村居連片為點軸,整鄉整鎮為推進、縣級統籌為保障的“四級聯創”工作機制,推進美好鄉村建設深化擴面,巢湖市和長豐縣成為全省美好鄉村建設先進縣。三是構建村莊環境管理機制。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關於加強省級美好鄉村重點示範村村莊環境長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構建黨員幹部、農戶和保潔員三位一體的長效保潔機制,開展公司化經營和物業化管理的保潔模式探索。四是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按照“政府投入建站、權屬村級所有、收益集體使用、重點用於管護”的要求,以美好鄉村重點示範村和土地整治村為重點,開展“光伏新村”和“光伏社區”建設試點,在全省率先探索村級集體“光伏經濟”發展模式和“可行、可靠、穩定、持續”的村級集體經濟産業發展新路徑,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無門路”、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穩定”、美好鄉村建設長效管護“缺經費”三大難題。全市首批24個30KW“光伏新村”電站建設已在長豐縣試點推進,肥西縣官亭鎮新民村400KW“光伏社區”試點開工建設。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機制。推廣廬江縣冶父山“十戶聯保”鄉村管理機制和長豐縣宋崗村“人、地、事、物、組織”綜合服務+社會管理整合體制,農村社會管理能力和水準不斷增強。
(九)深化“三農”保護體制改革,形成農業投入保障新格局
合肥市健全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資為主體,工商和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三農”投入新機制,形成政策與資本同步“發力”的“三農”投入新格局。一是完善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在全省率先構建了以市本級財政政策為主、縣(市、區)財政政策為補充的支農政策體系。2014年,全市安排農林水科目年度預算26.54億元,比2013年增長8.51%;安排現代農業政策資金6.19億元。二是完善農業投入機制。改革扶持方式,由財政扶持為主向財政、金融、保險多位一體聯動轉變。引入融資擔保基金、借轉補、財政項目直投等多元投入方式,引導金融、保險、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發展。設立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資金550萬元;廬江縣設立500萬元農業保證保險風險補償基金,撬動金融貸款投入近1億元;前三季度全市一産和農産品加工業投資突破300億元。三是創新農業補貼機制。加大農業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代農業示範區等重點領域傾斜力度,農業補貼的精準性和指向性不斷提高。全市共發放各類糧食補貼資金8.4億元;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直接從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資金中獲取秸稈離田補助120元。四是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在全國率先實施水稻保險提標和農業保險直接理賠等制度創新,推進政策性保險向蠶桑、草莓、林權等新險種“擴面”,合肥市成為全省水産養殖政策性保險試點市。開展“政保”組合“提標”試點,制定出臺了《合肥市政策性農業保險水稻提標試點工作實施辦法(實行)》,探索建立政府性專項資金與保險機構提高保額掛鉤機制,將水稻保險保額從原330元/畝提高到500元/畝,提高51.5%安排提標試點專項獎勵資金100萬元,20萬畝水稻提標試點全面完成。全市農業抵禦生産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十)深化統籌城鄉發展機制改革,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新水準
合肥市突出民生導向,健全統籌城鄉發展機制,著力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一是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制定出臺《合肥市居住證管理辦法》,建立戶籍制度和居住證制度有效銜接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全市城鄉居民實現養老保險統籌和基本醫療保險整合併軌,城鄉低保管理機制和服務模式實行統一併軌,其中城區實現城鄉居民低保標準統一併軌。建立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待遇調整機制,23.22萬人納入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實施農村敬老院社會化改革試點,完善農村五保供給補助標準提標機制。二是完善城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機制。推進城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的建設和管理機制銜接。在全國率先全面開放義務教育,外來務工人員上學實現“有學上、上公辦學校、享受同城待遇、與本市戶籍考生同等標準錄取省市示範高中、錄取到合肥市高中階段學習就讀”五個百分之百,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人數佔全市城區在校生總數37.2%。實施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試點,農民體育建設工程建設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完善農村標準化示範社區建設機制和網格化管理機制,基本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無縫覆蓋”的農村社區網格化管理新格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