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持中高速 邁向中高端

  • 發佈時間:2015-03-08 05:52: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關於“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準‘雙目標’”,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他們認為,報告中提出的“雙目標”,不僅僅是穩增長,保持中高速,而且更強調高品質,達到中高端水準,速度與品質是發展的兩個坐標,“雙目標”兼顧了增長速度和品質效益的統一,是經濟新常態的體現,是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奮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著越來越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去年能保持7.4%的增速,是一張不錯的成績單。保持這樣的增速,在世界各經濟體中也是很好的表現。”看著手中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正武説,“但是,經濟增速也不能太低,否則不利於擴大就業等。我認為,要實現中高速增長,就必須摒棄過去那種靠拼資源、拼要素的粗放發展方式,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不是製造業強國。在小組討論會上,不少委員疾呼,“實現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迫在眉睫!”對此,馬正武委員深有同感。他説,我國經濟過去是追趕型,要加速向引領型轉變。通過加大自主創新,我國已出現了一批跑在世界前列的企業,比如航空航太、高鐵、通信等領域。報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要營造全社會鼓勵創新的基礎,從體制機制上寬容失敗,鼓勵創新。

  馬正武委員還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我認為傳統産業與網際網路、物聯網結合,將會産生意想不到的變化,有助於産業鏈向價值高端邁進,有助於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發展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認為,從高速轉為中高速,這一目標既積極穩妥,又切實可行。“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在每人平均GDP超過8000美元到10000美元後,增長速度都會降下來,中高速增長符合發展規律。”

  李春洪代表同時表示,“我國仍是發展中大國,發展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換擋不失速。在新常態下,對經濟增長速度需要有底線思維,按照經濟增長潛力、就業水準設定底線和調控區間,既要防止用老辦法把發展速度抬上去,也要防止把經濟下行壓力視為新常態,無所作為,放任經濟運作滑出合理區間。”

  中高速增長如何保持?李春洪代表告訴記者,從廣東的實踐來看,將強化內需拉動經濟主引擎作用,力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是要擴大有效投資;二是要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實施養老健康家政等6大領域消費工程,大力支援電子商務新業態發展;三是要鞏固和擴大外貿進出口,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加大企業‘走出去’步伐,同時抓住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機遇,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進口,支援企業技術改造。”

  “我們應該進一步淡化GDP,但並非不要GDP,重要的是看GDP的品質和結構,這將直接決定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李春洪代表説。

  要在發展動力切換上下功夫

  “我們一定要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朝著這個‘雙目標’努力。”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榆林市市長陸治原説。

  榆林是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能源經濟是主導産業。2000年至2011年期間,榆林的年均經濟增速都在17%左右,引領了陜西各地市的發展。由於國際能源價格特別是煤炭價格下跌,2014年,榆林市經濟增速只有9%,雖然在全國以能源經濟為主的城市中仍然排名靠前,但卻低於陜西全省9.7%的平均增速。

  “對此,我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是經濟結構過於單一,過去的發展主要是靠初級能源産品為主的能源開發。”陸治原代表説,“要想實現總理所説的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準的‘雙目標’,今後既要大力發展非能源産業,包括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同時也要在發展動力切換上下功夫,通過科技創新來改造提升傳統産業。”

  來自能源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褚艷芳對此也深有感觸,“前些年,一些地方的能源行業增速每年都能達到10%甚至20%,這些增長都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上的。數字雖然好看,但要付出環境嚴重污染的巨大代價,不具有可持續性。這兩年,政府對清潔能源和治理污染的投入持續加大,可能犧牲掉一部分速度,但綜合效益卻明顯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閆麗娟也贊同在動力切換、效益提升上下功夫。“不能再簡單比拼規模,必須要有品質效益,在技術上佔據行業制高點,才能成為中國製造2025強國戰略的一塊基石。”閆麗娟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