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玉虎代表:通過立法把保護三江源上升為國家意志

  • 發佈時間:2015-03-07 20:15: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馬勇、王琦)“這些年,在我們三江源,GDP給生態‘讓路’,生態環境局部已經有了改善。但進一步推動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工作,要通過立法將其上升為國家意志。”全國人大代表、剛剛卸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長的王玉虎説。

  作為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三江源地區在國家生態安全中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黃河33.1%的水量,長江2%的水量,瀾滄江14.7%的水量都來自三江源。三條河流每年向下游地區供水600多億立方米,玉樹藏族自治州正是這一生態功能區的核心。

  王玉虎説,從2005年起,國家在三江源區開展生態保護一期工程,在玉樹投入50多億元的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禁牧減畜、草原滅鼠滅蟲以及恢復植被等方面。在玉樹,別的領域都要給生態“讓路”:不考核GDP,不開採礦産,不發展有污染的工業,禁採當地盛産的作物沙棘,禁伐林木,禁牧6015萬畝,減畜250萬羊單位。

  王玉虎説,採取這些保護措施後,保護區內一些乾涸多年的湖泊逐漸恢復了,部分地區的草場退化趨勢得到了遏制,更可喜的是,當地的野生動物種群恢復了多了,活動範圍也有所擴大。

  王玉虎坦言,百姓收入的確有所減少。為了讓當地百姓的生活水準不降低,青海省先行先試,由省政府出資,建立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增加當地就業市場的公益崗位,保護群眾的積極性。

  “但青海畢竟是經濟欠發達省份,財政能力極為有限,補助標準和範圍都還比較低。”王玉虎説,下一步對三江源地區的保護,應當提高百姓的補償標準,擴大保護區範圍。

  王玉虎建議,首先要在國家層面制定專門針對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法,以立法的形式把保護三江源上升為國家意志。其次,加快建立國家層面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中央財政對三江源保護區的轉移支付力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