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金國際板開通至今已成交千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3-06 09:37: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何欣榮、仇逸)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黃金國際板自去年9月末啟動以來,累計成交量415噸,成交金額約1000億元。2015年黃金交易所將通過完善産品體系、提供投資便利等措施,推動黃金國際板再上一個臺階,

  作為上海自貿區首個國際化金融類資産交易平臺,黃金國際板的運作情況可用“起步良好、潛力巨大”來形容。許羅德代表介紹,黃金國際板開通至今已經吸收了近60家國際會員,其中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借助於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和金融開放,黃金國際板交易、交割和資金結算也很順暢,效率逐步達到發達市場水準。

  在起步良好的基礎上,2015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將通過完善産品體系、提供投資便利、加大市場推廣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離岸資金參與。比如,今年上半年金交所計劃增加保證金種類,由目前的離岸人民幣擴大到美元、歐元等主要可兌換幣種。未來倉單質押也可作為保證金參與交易,以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境外投資者對黃金國際板的熟悉程度也在逐步增加。“比如剛起步時出於風險控制的考慮,一些國際會員對交易員每天的交易許可權設為200—300公斤,現在已放大到2-3噸,這將進一步提高黃金國際板的市場活躍度。”許羅德説。

  黃金國際板的成長對老百姓有啥好處?許羅德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中國黃金市場的國際影響力、話語權,使國內金價逐步擺脫“影子價格”的尷尬處境,對百姓投資起到更大的參考意義。黃金國際板的目標,是助推上海成為與倫敦、紐約並列的國際黃金市場第三極。

  二是金交所本身也在努力,讓“上海金”變成“百姓金”,滿足國內居民的黃金投資、理財和消費需求。過去大家常説,買黃金是用來壓箱底的,這話不完全對。未來金交所計劃打造一個綜合性的黃金投資服務平臺,老百姓買了黃金後,通過平臺可以保值、增值、質押貸款等,這樣就把黃金資産盤活了,黃金投資的效益會更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