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泓清碧南流去 深情共飲一江水

  • 發佈時間:2015-03-04 20:29: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車曉蕙 王攀 吳濤 馬曉澄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一首萬眾傳唱的經典旋律,一泓靜靜流淌的清水碧流。

  今年3月1日,全長68公里的東深供水工程迎來建成50週年。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東深工程向香港供水量超過一個半洞庭湖,保障了香港75%的用水需求。而這一過程,正伴隨著“世界最大都市群”珠三角的迅猛崛起,無論城鎮化、經濟發展衝動如何強烈,今天的這一泓清水,見證了沿線人民對生態保護底線的堅守,也寄託著內地和香港民眾互融共通的溫暖情懷。

  承諾和堅守:50年不變

  廣東省河源市城南污水處理廠大院裏,高高豎著一塊牌子,上書“東江屏障”。廠長李迪武説,過去兩年中,在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援下,河源一口氣拿出7000多萬元,對污水處理設備和工藝進行全面改造,使得本屬欠發達地區的河源市擁有了國際一流水準的污水處理廠。

  通過污水設施處理後,廢水還需經過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濕地過濾,出水指標可以全面達到國家地表3類水質標準。記者在出水口見到,蘆葦搖蕩、野花盛開,看上去更像是山間的一個泉眼。“‘東江屏障’是我們這座城市做出的承諾,我們要對得起這個承諾,對得起珠三角和香港4000多萬喝東江水的人。”李迪武説。

  東深供水工程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座以供應香港用水為主要目標的跨流域大型引水工程。負責管理該工程的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葉琴説:“在整整半個世紀的滄桑變換中,依靠中央政府鼎力支援和沿線城市的密切配合,無論是從水量、水質還是從水安全形度衡量,我們都兌現了‘保障好香港用水’的莊嚴承諾。”

  廣東省水利廳廳長林旭鈿説:“人們習慣用‘政治水、生命水、經濟水’概括東深供水工程,在我看來,這三個定義也對應著三個香港的關鍵詞:穩定、健康與繁榮。”

  堅守對港承諾,首先意味著對水量的保障。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東深供水工程承擔的供應區域內,深圳、東莞的城鎮生産生活用水量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狀態,缺水、“口渴”是一種常態,但儘管如此,一再擴容的東深供水工程始終把對港供應放在首位。

  據記者了解,目前,東江水資源利用率已經達到35%的“安全紅線”,但經廣東省政府協調,珠三角相關城市的新增用水需求通過“西水東調”等新的調水工程,滿足香港除實際使用的約8億立方米,每年仍預留3億立方米的用水權,足以讓這座港口城市抗擊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

  和“水量承諾”相比,堅守“水質承諾”則顯得更加艱巨。在河源市,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東深工程的水源新豐江水庫,忍痛叫停了三條已經開建的庫區公路,轉而採取投資更大、耗時更長的移民措施,為的是防止“路通林毀水污染”。河源市水務局副局長賴壽雄説,儘管經濟並不發達,但河源近年來已經拒絕了500多個可能産生污染的工業項目,累計投資額超過600億元。

  更往北去,在東江的源頭江西省尋烏縣境內,東江源村直到今天依然不富裕,去年村民的每人平均收入不到2400元人民幣。然而,這座村莊依然默默堅守著封山禁令,為保護生態,全縣如今還在嚴格控制果業開發,引導柑橘果農改種闊葉林和小山竹。

  跨區域治污:從犧牲到共贏

  從東江源頭的水土保持,到新豐江水庫的庫區生態保護,再流經繁華的珠三角都市群,東深供水工程從最初的“對港窗口”變成了跨區域、跨流域調水和水質保護的典範工程。

  東深供水工程最初、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解香港缺水的生存之憂。香港三面環海,但淡水資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供水僅4個小時,300多萬人生活陷於困境,生存危機迫在眉睫。1963年12月,經周恩來總理特批,中央財政撥款3800萬元,建設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引東江之水以濟香港。

  在當年肩挑人扛的原始方式下,一萬多由知青、農民組成的建設大軍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工程建設。最初建成的東深供水工程將水位提高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進入深圳水庫,再經3.5公里長的輸水涵管送入香港供水系統。

  隨著沿線深圳、東莞兩市經濟發展,東深工程也承擔這兩地的部分用水需求。為支撐香港、深圳和東莞三地經濟的高速發展,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東深供水工程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擴建、一次改造,累計耗資76億元,現長68公里,總體供水能力從最初的0.68億立方米提升到現在的24.23億立方米。如今對香港、深圳的供水分別佔兩地區總用水量的75%、50%以上。

  為保障東深供水工程的水質,東江流域進行了持續數十年的跨區域治污之戰。廣東省為東江污染防治出臺的有關政策法規達到20多部,治理標準中“最嚴厲”、“最嚴格”等字樣頻繁出現。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東江監察局、東江流域管理局、深圳市東深水源保護辦公室等機構,也專為加強東深供水工程水質而生。“珠三角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人口的持續增長、污染源的不斷變化,這些都給東江水源、水質保護造成了極大壓力,我們必須制定和執行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也必須忍痛處置牽涉多方利益的發展項目、城市活動,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困難與壓力。”深圳市東深水源保護辦公室主任葉新金説。

  最初的水質保護,更多地以犧牲當地的經濟發展為代價,但長期的探索中,沿線開始找到保護環境並共贏的路徑,事實證明環保與致富之間並非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最初的水源頭江西尋烏,養了20多箱蜜蜂的何恩羊,實施封山禁令後,蜜蜂産蜜更多了,2014年,他的養蜂收入達到了2萬元。

  在東深供水工程的末端——深圳水庫所在地羅湖區,該區花費三年時間,用市場機制推行環保改造,將流入深圳水庫的梧桐山河從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的露天排污水道變成了鮮花盛開、水道整潔的親水公園。如今不僅成為深港兩地小學生假期寫真、城市居民週末旅遊的好去處,還為周邊文化産業開發提供了空間。

  2000年,東深供水工程劃入廣東粵海後,粵海集團始終堅持以“一流工程、一流管理”為目標,將確保安全供水作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將先進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引入東深供水工程管理運營之中。在粵海集團的領導和指導下,粵港供水公司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工程運作、維護、檢修及應急處置等制度,以標準化管理規範日常工作。特別重視對香港供水安全工作,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環境監測中心,確保供水水質;採用完全獨立的110kV雙電源、雙回路供電方案,確保電力供應不間斷;每年定期停水檢修並聘請專業機構進行安全評估,確保工程安全可靠。同時,制定了《東深供水工程水質異常事件應急方案》,與政府有關部門建立了聯合水質應急協調處理機制,應對水質突發事件。

  在徐葉琴看來,與幹線總長1432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相比,總長68公里的東深供水工程在長度上並不顯眼,但它接連了內地和香港兩種制度、跨越了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代,用無可爭議的事實證明了“調水和節水並舉、治污和發展共贏”的水資源利用新思路。

  生意和情誼:透明、互信、共融

  毗鄰深圳水庫、和香港僅僅“一水相隔”的深圳對港供水站量水間依然是一間不起眼的三層小樓,很多市民並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在過去的50年裏,已經有約223億立方米清水經過這裡流入香江,滋潤著“東方之珠”閃耀光芒。“我們最驕傲的是,在過去的50年中,深港兩地從未在水量稽核、水價核算上産生分歧,我們彼此互相信任、互相支援,而這也是東深供水工程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礎之一。”指著量水間五座巨大的水管和閥門,深圳對港供水站站長利威南説。

  互信、互通、互融——經歷過50年的歲月洗禮,東深供水工程已經從一條清水的物理渠道,變成了廣東和香港、內地和香港之間感情流通、心意相通的情感通道。

  在徐葉琴眼裏,50年來為這條清水渠做出的付出與奉獻,絕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東深供水注入的不止是物質,還有感情。他説:“東深供水可以説是我國最早的經濟水,從這個意義上看,這是一筆買賣。但50年風風雨雨,東深供水並不僅是一筆生意,還有更多情誼。”

  徐葉琴認為,儘管近年來圍繞東深供水工程産生了一些雜音,但依託透明、公開的資訊溝通交流機制,這些雜音不會干擾、破壞粵港兩地絕大多數公眾對於這一工程取得的廣泛共識。

  詳實的數據“對表”無疑是互信、互通機制的堅實基礎。在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水環境監測中心的實驗室裏,擺滿了各樣各式的先進監測儀器。這些設備可以完全覆蓋國內地表水、飲用水和污水三大類水質、300多項指標的監測。

  “對供港水源,我們固定監測的每天是3個指標,每週是8個指標,每月是30多個指標,全年是109個指標。每年還會出一個完整的水質監測報告,只要需要,這些數據都會提供給香港水務署等機構、部門,香港方面的數據也會及時提供給我們。”林青説。

  人員的往來、常態化的考察交流,則是互信、互通的外在保障。李迪武告訴記者,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這座污水廠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批香港訪客前來參觀、考察,“寒暑假時,幾乎每個星期都有數以百計的香港中小學生到現場看我們的污水處理過程。”而在東江和東深供水工程沿線,這種頻密往來的情況幾乎在每個環節每個節點、每個設施處都是常態。

  香港水務署這樣評價東深供水工程帶給香港的益處:實有賴東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庫對港供水的工作,確保香港長期享有充足的水源,以應付市民及各行業對優質食水的需求,也維持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工程一朝竣,使命千載承;共飲一江水,綿綿滿江情。一泓清水,依然流淌在珠三角,流向香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