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叔賣飛餅 一天收入3萬多

  • 發佈時間:2015-03-04 05:34:56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期間,成都市內燈會、廟會等節會異彩紛呈。節會上,人們看燈展、品小吃,共用著節日的喜慶。在這歡快的背後,還有著一群擺攤的職業“趕會人”,節假不休,默默淘金。有商家一天收入高達3萬多元,一場20來天的展會做下來,收入數十萬元。

  印度大叔賣飛餅

  一天收入3萬多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裏舉辦的2015成都金沙太陽節上,人頭攢動,在一家印度飛餅攤位上,聚集了觀看印度飛餅製作表演秀的人們,只見一位印度大叔將一大張飛餅騰空旋轉,從腦脖後繞過一圈,頓時贏得人們的陣陣喝彩,不時有人拿出手機“咔咔”地為他拍照。沸騰的人氣換來的是密集的銷售。據該攤位的印度商家拉姆稱,各種口味的印度飛餅10元~25元一張不等,平均一天能賣出1500張左右,算下來一天能有3萬多元的收入。

  在浙湖記泰汁豪蝦攤位前,不少人端著大蝦大快朵頤。記者看到,豪蝦標價為12元一隻,相關負責人周睿稱,這是第二年參加金沙太陽節展會,平均一天能賣出1000多只蝦。

  在城市的另一邊,塔子山熊貓國際燈會,人流穿梭。黃亮在自家的肥腸粉店舖前吆喝、迎客。他估摸這場燈會下來,除去成本,利潤能落得五、六萬元。

  而武侯祠大廟會裏人流如織。一家雙流冒節子肥腸粉,位居一處交叉路口,人氣旺盛,十多個工人在裏面幫工。“初一、初二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3萬多元。”張先生為這家舖子趕武侯祠廟會幫工七、八年了。到正月十五結束,估計總共能賣上二十多萬元。除去工人工資等,估計能落得十來萬元的利潤。在他印象中,前年的生意達到頂峰,一天能賣4萬多元,一場廟會下來,能收入30多萬元。

  節會上,除了美食還能發掘遊樂商機。金沙太陽節裏“童夢奇緣”兒童遊樂場,聚集了蹦床、水上划船等15個遊樂項目,負責人魏中近稱,這些遊樂項目的固定設施投入在60萬元左右,一次展會下來,約産生20%的折舊費,除去成本,能賺10萬元左右。

  一晚只睡3小時

  掙的都是辛苦錢

  在塔子山燈會一家烤魷魚攤位前,播放著勁歌音樂,10元4串的現烤魷魚吸引了不少遊人駐足購買。其中一位烤魷魚的幫廚彭州人蒲春華稱,攤位由其姑父承租,這已是他第八年為姑父在燈會擺攤中幫工了。

  而這只是他春節假期的“兼職”,平日他是一家路橋公司的電焊工人,過幾天就要回單位上班了。“除了能烤,還要會跳。”蒲春華笑笑,為了招攬人氣,他還要不時地隨著音樂節奏邊烤邊跳,“小蘋果”成了常放曲目。

  “初一、初二人流最旺的時候一天能賣一萬多元,過後生意稍稍淡一點,算下來,平均一天收入八、九千元。”趕燈會這幾天的工人工資,也比平日高出一倍,一天200元左右。

  而這背後,是辛苦的付出。在趕燈會擺攤期間,他和其他3個幫廚一起,早上7點多起床,晚上10點多收工,在攤位上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大年初一、初二那兩天生意格外好,他們忙到淩晨兩、三點才睡覺。他姑父作為老闆更累,經常忙到半夜,一天只睡3個小時,天還沒亮就要將魷魚原料送貨到成都各大燈會、廟會中的魷魚攤點。

  “10天一會”全國跑

  一年要趕20多場會

  一家肥腸粉老闆娘稱,他們在郫縣、崇州有兩家店面,但這只是作為“根據地”,主要靠趕會賺錢,一年要趕二十來場會。廣州、杭州、貴陽……哪有大型的節會,他們就往哪趕,就如蜜蜂追趕花期一樣。從店裏帶上數個工人,也到節會舉辦當地臨時雇傭一些人。

  “趕會商家是否能賺到錢,與商家名氣、産品受歡迎程度息息相關,也與展會人流量、宣傳造勢程度、周邊住戶環境等密切相聯。”據2015成都金沙太陽節美食區承包運營方中博視界傳媒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汪苗苗介紹,除了主辦方的努力,一些商家通過主動行銷,如穿上古代服飾、放上音樂邊烤邊跳等,也更吸引眼球。

  在“趕會圈”中,有“10天一會”的説法,一年下來趕會頻繁的商家多至三十多個會,春節期間,經常一個商家同時參展多個會。汪苗苗表示,實質上商家會儘量去挑選政府部門主辦的、知名度高的展會。“辦展城市也很關鍵。”汪苗苗説,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準、消費文化都與商家是否能在展會中有所盈利相關。

  “常年趕會的人,都有一個趕會圈子。在哪參展後,覺得效果不錯,大家互相告知一聲,互通有無。”汪苗苗説。

  據《成都商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