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人瘋搶馬桶蓋尷尬了誰

  • 發佈時間:2015-03-02 08:30:5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都説“外來的和尚會唸經”,日本的家用産品素來以品質高端、口碑極佳聞名。春節期間,大量的中國遊客赴日本瘋狂購物。《人民日報》對此評論稱,模倣型消費階段已基本結束,只有創新供給才能激活和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

  近6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

  關注到這一現象的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出自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專欄,裏面寫的是他在日本期間的親身體驗。文章裏説到,“日淘”馬桶蓋可不是為了便宜,日本馬桶蓋售價約合2000元人民幣,但有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最大亮點是,它適合在所有款式的馬桶上安裝使用。

  日産智慧馬桶蓋一夜之間紅遍網路,引發了國人的好奇心。今年春節,中國赴日遊客掀起了一股搶購馬桶蓋的風潮。

  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把當地的馬桶蓋都買斷貨了。日本《每日新聞》2月22日發表題為《“中國資金”春節期間席捲日本列島》的文章稱,百貨店的銷售額出乎預料地創新高,今年人氣大增的是溫水洗凈馬桶蓋。東京秋葉原一家大電器店銷售人員説:“馬桶蓋幾乎處於斷貨狀態。”秋葉原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電器街之一。

  除了馬桶蓋外,中國人喜歡買的日産家用産品還包括吹風機、電飯煲、陶瓷菜刀、保溫杯和電動牙刷。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在日本共計消費近60億元。日本媒體紛紛用“爆買”一詞形容中國人春節購物的狂潮,並稱中國遊客為“救世主”。

  中國遊客被戲稱為“會走路的錢包”

  幾乎全球都視中國遊客為“財神爺”,中國遊客購買力強,更被戲稱為“會走路的錢包”。

  春節長假期間,日本主力百貨店的免稅品銷售額是去年春節期間的2倍~4倍,三越百貨公司東京銀座店春節前3天免稅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4%。

  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旅遊部門統計,2013年中國遊客在加州的消費總額達19億美元;據南韓旅遊業界測算,今年春節長假期間有13萬名中國遊客訪問南韓,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0%。

  去年8月,“德國之聲”網站稱,中國遊客在德國每次購物的平均支出為600歐元(約合人民幣4979元),出手之闊綽遠超其他國家遊客,1名中國遊客在德國的消費額相當於約10個普通人。

  2014年iPhone6上市時曾出現中國人全球掃貨的奇景,新華網曾刊文稱:“這是一種病,得治!”

  “這是一群熱愛出遊、舍得花錢的遊客。他們強大的購買力,為黯淡的世界經濟增添了最亮的顏色。”媒體如此形容中國“掃貨族”,他們所到之處,從奶粉、化粧品、皮具服飾,到鐘錶、珠寶,都被蜂擁爭購,一掃而光。

  數據顯示,2011年,每個中國遊客平均在澳大利亞花了4.67萬元,在美國花了4.47萬元,在法國花了2.36萬元。 2012年國慶黃金週期間,中國銀聯持卡人在境外交易額同比增長33%。

  在多數人心目中,國産貨讓人不放心

  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國都掀起過購買名牌包、黃金以及襪子、手帕和鞋子的浪潮,大部分原因其實只是出於價格優惠或者保證真品的考慮,比如在國內買一個名牌包的錢能在美國買兩三個,這和國內製造業水準無關。

  而中國遊客赴日購買馬桶蓋的動機則和購買奢侈品不同。中國國內並非沒有智慧馬桶蓋,在家居商場和網路上都可以買到。一位西安企業家就在微網志上對《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作者吳曉波發出公開信稱:“中國智慧馬桶蓋的技術絕對不輸給日本,而且更適合中國衛生間的使用條件。”

  但人們就是喜歡洋貨。這種現象和去日本買尿不濕、奶粉是如出一轍。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人的生活品質穩步提高,對衛生條件、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提高,自然會追求能提高生活品質的先進産品。而且在多數人心目中,日本貨的品質有保障,國産貨讓人不放心。當遊客到了日本以後,從眾心理又刺激了他們購買掃貨的慾望。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近期日元的大幅貶值。據2月26日的匯率行情,1日元等於0.05271元人民幣,而兩年前這個匯率大概是0.07。這就意味著,以前7元左右人民幣能換100日元,如今只要5元左右的人民幣就能換到100日元了。無形之中,以日元計價的商品對中國人來説便宜了35%。

  轉型的中國製造業值得反思

  中國遊客海外撒錢競相搶購,一方面説明中國人真的富裕了;另一方面,全球掃貨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對消費品的品質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正在轉型的中國製造業反思。

  對市場需求反應遲緩,是中國製造業現有模式存在的痼疾。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得益於高比例的固定資産投資與凈出口拉動,但由於只扮演出口導向的供貨商角色,企業長期漠視市場需求和消費體驗,只關注産品的數量、規模,忽視品質、服務。這種發展模式,在國人的消費需求細化之後,已漸漸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節奏。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大而不強”,與國外一線品牌相比,國內産品的款式、品質和服務都處於劣勢。國內廠商的競爭手段往往是下調價格,隨之而來的利潤減少往往導致其服務和品質進一步下降,於是進入惡性迴圈。因此,正視並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和方向。

  中國不是生産不出一個馬桶蓋,然而,眾多中國遊客競相在海外搶購馬桶蓋,這對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製造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我們光有義烏小商品市場和深圳華強北是不夠的,光有代工廠和山寨貨也是不夠的。究竟是要繼續等待國産商品跟上需求節奏,還是努力增加消費者的選擇機會與權利,相信這不是一個很難的選擇題。

  (文/特約記者 程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