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月PMI終結4連跌微升至49.9%

  • 發佈時間:2015-03-02 05:31:2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日報訊 (駐京記者/王騰騰)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5年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9%,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月的下行走勢,但仍處於榮枯線以下。同時,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繼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專家表示,製造業PMI低位小幅回升,主要原因是近期加大基建投資、減稅降費、降準降息等穩增長宏觀政策作用下市場需求回升、企業信心增強。加之國際原油等大宗産品價格企穩、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6個月回落後首現回升是當月製造業PMI有所反彈的主要原因。

  宏觀政策提振企業生産動力

  從歷史數據觀察,春節當月製造業PMI大多回落,但2月PMI微升0.1個百分點至49.9%,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月的下行走勢,表明製造業收縮幅度收窄。不過,2月PMI雖然小幅上漲,但仍處於榮枯線以下,這是自2012年10月以來PMI連續處於收縮區間。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受到春節期間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反映出企業擴張動能依然不足,“從近期煤炭價格、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指標走弱來看,微觀企業生産動力是不足的。”

  而對於2月份PMI較上月微升的原因,連平表示主要原因是近期加大基建投資、減稅降費、降準降息等財政貨幣政策提振企業生産預期。

  此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表示,2月PMI微幅回升原因還包括近期國際原油等大宗産品價格企穩,國內市場環境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儘管還在臨界點以下,但在連續6個月回落後首現回升。

  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産指數為51.4%,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繼續高於臨界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這表明受春節假日影響,部分企業開工不足,製造業生産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擴張態勢。

  新訂單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2%,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7.8%,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9%,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落至臨界點以下。

  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表示訂單指數、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同時止跌回升,預示隨著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的減弱,企業生産經營活動將回暖。

  小型企業PMI拉升總指數

  隨著市場環境改善,企業的生産預期也隨之好轉。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4%,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中型企業PMI為49.4%,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8.1%,比上月回升1.7個百分點,雖然位於臨界點以下,但收縮幅度明顯收窄,並且是最近4個月以來最明顯的一次上升。

  連平表示,小型企業大幅上升1.7個百分點是拉動總指數回升的主要力量。而相關人士對此分析認為,國家面向中小企業出臺的優惠政策措施起到了鬆綁、減負的作用。

  “這一系列前期政策措施已經釋放出積極信號,對企業生産回暖將起到促進作用。特別是國務院擴大小微企業減稅範圍,促進小型企業生産經營的意願顯著提升。”連平表示。

  非製造業小型企業回升更為強勁,其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7.6%,升幅超過7個百分點。無論是製造業還是非製造業,小型企業新訂單指數升幅均達到3個百分點以上。

  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表示,小企業緊密聯繫市場終端需求,其新訂單指數明顯回升,説明市場形勢向好發展。

  同時,連平也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經濟增長仍需進一步的財政貨幣政策支援,財政支出以及使用財政赤字額度的進度需要加快,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的可能。

  ■分析

  需更多改革舉措托舉“穩增長”

  隨著市場基本面改善,企業預期轉好。業內人士分析,面向中小企業,國家出臺了許多以“鬆綁、減負”為目標的優惠政策措施。特別是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許多小微企業得到實惠。據中國物流資訊中心的調查,多數企業認為隨著政策效應顯現,二季度以後經濟運作將逐漸築底趨穩。

  從市場主體來看,為數眾多的小型企業,PMI指數均現明顯回升。製造業小型企業PMI指數明顯上升,達到48.1%,上升1.7個百分點,為最近4個月以來最明顯的一次上升。非製造業小型企業回升更為強勁,其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7.6%,升幅超過7個百分點。無論是製造業還是非製造業,小型企業新訂單指數升幅均達到3個百分點以上。

  從市場表現來看,價格有所回升。製造業企業購進價格指數結束了連續6個月以來的持續下降,回升2個百分點,反映出大宗商品價格跌勢減緩,有利於緩解通縮壓力。

  小企業緊密聯繫市場終端需求,其新訂單指數明顯回升,説明市場形勢向好發展。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今年前兩個月,製造業PMI仍處在階段性低點,略低於50%,處在去年同期水準以下。雖然經濟運作呈現向好變化跡象,但後期走勢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繼去年四季度國家發改委累計批復逾萬億基建項目後,今年前兩月,國家發改委密集累計批復基建項目超過千億元。從2月非製造業PMI來看,市場投資需求有較大幅度提升,特別是土木工程建築業的新訂單指數升幅明顯。

  蔡進表示,今年面臨全面深化改革的艱巨任務,結構調整也需要尋求新的突破,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必須的,穩增長仍不可鬆懈,宏觀調控在保持連續性的同時,相關政策措施宜偏向積極。要改革分配體制、讓財富獲得更加公平,以形成有效的消費規模和空間。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基礎上,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協調性,穩增長的同時要與物價、就業相協調。

  中銀國際投資顧問熊天恩稱,在製造業PMI低位運作、傳統製造業不景氣、人口紅利消失而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製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網際網路化開始推進,工業4.0概唸有望成為二級市場持續關注的主題。新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