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速:換擋不失勢 發展:匯聚新動能——從2014年統計公報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2-26 18:52: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記者 王希)面對空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運作態勢如何?國家統計局26日發佈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一連串數據勾勒出中國經濟增長平穩、結構優化、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的運作全景,其中改革開放、科技創新所形成的諸多亮點,進一步彰顯了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新趨勢。

  換擋不失勢

  “2014年,情況比預料的要困難,結果比預想的要好。”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曾這樣評價去年中國經濟所處的環境和取得的成績。

  從外部觀察,去年世界經濟弱復蘇持續,經濟金融風險上升,大國博弈與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眼光轉向內部,“三期疊加”的陣痛凸顯,産能過剩矛盾加劇,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比較嚴峻。

  正是在各種風險與挑戰交織的背景下,中國審時度勢、從容應對,頂住了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4%;就業不減反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農民工總量同比增長1.9%;物價較為穩定,糧食生産喜獲“十一”連增……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説,與過去的高速增長相比,去年經濟增速儘管略有放緩,但既沒有“掉擋失速”,又蘊含著更高的含金量。而且從全球主要經濟體看,7.4%的增速仍是高的。更應看到,去年7.4%增速所對應的經濟增量已達到80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中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年GDP總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這些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總體向好、穩中有進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具有巨大韌性與發展潛力,只要把握得當、科學施策,完全可以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結構調整新進展

  加快轉型升級,努力提升發展的品質與效益,是中國經濟一直追求的目標。

  統計公報發佈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國産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態勢明顯;增長動力從投資出口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經濟增長需求結構趨於優化;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正向高技術、低消耗的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

  ——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2.3%、10.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和2.2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8.1%,增速比第二産業高0.8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比第二産業高5.6個百分點。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據初步測算,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比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高2.6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去年我國全員勞動生産率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而同期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年擴大1.1個百分點。

  謝鴻光説,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表明中國經濟正處在向中高端演化的過程。在勞動生産率與能耗指標的“一升一降”間,中國經濟正逐步告別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長模式,向高技術、低消耗的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後,預計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資訊消費、大眾消費與服務消費有望形成熱點,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將漸成主流。

  匯聚發展新動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表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能否順利邁向更高階段、更高水準,關鍵在於新舊動力能否順利平穩接續。

  公報顯示,2014年中國“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活力”取得了積極進展。

  從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推進“先照後證”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的商事制度,再到啟動“營改增”改革試點、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這些改革舉措點燃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情,吸引了更多外資來華,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

  ——自去年3月份商事制度改革實施以來,到年底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146.7萬戶,增長16.8%,註冊資本(金)增長85.8%。

  ——民間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18.1%,增速比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快2.4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全年非金融領域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3778家,比上年增長4.4%,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96億美元,增長1.7%。

  與此同時,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帶動下,國內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2.4%,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2.09%。

  創新激發了新的增長點,尤其在與網際網路資訊技術催化融合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不斷涌現,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例如,去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37.7個百分點。

  謝鴻光認為,儘管這些新業態、新産品、新模式規模數量還不足夠大,但代表著新興的增長動力,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