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基因政策風向之變

  • 發佈時間:2015-02-12 10:16:38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種種跡象顯示,農産品轉基因發展節奏正在轉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對此表示,有一點是明確的,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農業轉基因産品的市場不能都讓外國的産品佔領。

  據了解,從2004年至今的12個一號文件中,“轉基因”6次被寫入文件。2007年首提嚴格執行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2008年強調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和2010年提出,要加快推進轉基因科技重大專項;2012年提出“分子育種”這一與轉基因相近的説法。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等專家認為,六次提轉基因技術傳遞出中央持續鼓勵轉基因科研、探索其商業化道路的信號。

  多年來,科學界、産業界一直在向公眾闡明轉基因技術的必要性。但鋻於種種原因,轉基因成為一個口水問題。由於輿論層面的混沌,我國在轉基因推廣産業化上一直止步不前。

  業內人士解讀轉基因: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智慧財産權處處長寇建平:中國糧食産量增速不夠,需要發展轉基因。因為種植轉基因玉米,十餘年間美國的玉米單産就提高了50%;在印度,因為種植轉基因玉米和棉花,很快從這些作物的進口國變成出口國。而在這些領域中,中國越來越弱。

  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除了産量外,轉基因在抗蟲害、抗乾旱等方面都有優勢,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不可能繞開轉基因技術。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政府正是希望普及轉基因知識,形成共識。先爭取公眾理解,而不是直接借助專家制定政策、造成既定事實。只有這樣,才是更穩妥的進程,才會避免日後出現反覆。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目前我國從國外進口一些轉基因農産品,但轉基因作物種植很少,除了棉花外,基本還沒有實現商業化,因此還不用過分擔心基因污染問題。與傳統作物相比,轉基因作物確實存在一定風險性,但是通過正規篩選和管理的轉基因作物或産品,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上海市農科院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副研究員葉水烽:國家提出加強轉基因技術研究恰逢其時,堅定了科研工作者的信心。近年來,國內轉基因領域已經很少有重大科研突破,如果我們的技術停滯不前,就會受制于別國,對於我國種業、糧食等方面的戰略安全是很不利的。(宗禾)

  他山之石:

  轉基因前途在於建立公眾信任

  轉基因科普很重要,但人們對轉基因各持己見已成常態。即便在科技發達的美國,這種隔閡也很嚴重。美國科學促進會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就顯示,轉基因幾乎已成科學家和公眾分歧最嚴重的科學問題:88%的科學家認為轉基因食品可安全食用,但持此看法的美國民眾只佔37%,且57%的公眾認為其不安全。

  如何縮小雙方間的鴻溝?美國科學促進會認為,“唯一辦法就是進行真誠、相互尊重的對話”。必須讓雙方了解各自觀點,並努力去探尋“某種共同立場”。

  轉基因科普宣傳究竟如何做才有效果,目前美國科學界也仍在探索。按照過去的做法,美國的科普宣傳既有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參與,有很多經費也有多種傳播形式,如通過媒體和科普報告會進行宣傳。在轉基因宣傳上,美國農業部(USDA)是宣傳轉基因最多的部門。美國農業部規定,任何在美國的土地上種植的農作物必須經過USDA的審查評估,USDA將評估結果在其網站公示于眾,民眾可自由地在USDA官網發表意見。

  美國科學促進會提出要與公眾進行平等交流,恢復USDA網站對轉基因批評意見和疑問的回復,進而展開討論,哪怕討論的火藥味十足。當然,除了科普方式選擇外,轉基因是否被人們接受,還得看轉基因研究結果的真實可靠度、可重復性及能否接受時間檢驗,這也是科普繞不開的學理依據。(張田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