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夏普巨虧折射百年企業轉型難

  • 發佈時間:2015-02-12 00:29:5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液晶之父”夏普近日宣佈,預計2014財年(截止到2015年3月)的合併最終損益將出現300億日元的虧損(上財年為盈利115億日元)。

  “作為經營負責人,我會很嚴肅地看待這個結果。今後將以堅定不移的決心為恢複業績而努力。”在財報發佈會上夏普社長高橋興三用這句話表明自己對上任第二年就轉為虧損的業績負責。

  很難想像液晶之父也會巨虧,曾幾何時,人們買電視,總會説要買日本原裝的,買夏普的電視品牌,這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品質與品位。

  然而近幾年隨著數位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特別是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移動終端備受青睞,這些外在環境的變化,無疑對於夏普這家百年企業來説,是需要調整與變革,然而一家大型企業的戰略調整,無疑如大象跳舞,或許真的是有些費勁。

  電視機市場利潤下滑市場收縮

  自2011年起,夏普連續2年出現鉅額虧損。2013財年實現扭虧為盈。有分析認為,2013年夏普盈利主要還是依靠出售大型液晶面板工廠、公司重組、獎金削減等一系列固定費用削減計劃,並不是夏普公司真正恢復了運營實力。

  事實上,夏普一直努力著,以期待有好的財務報表。近幾年,夏普進行了數千人的裁員,並退出了多個不盈利的業務,例如在歐洲的太陽能面板製造業務。此外,夏普獲得了銀行的44億美元救援貸款,發行了新股,並接受了三星和高通的股權投資。

  2014年4-6月份,夏普新財年第一季,公司虧損收窄。

  但同年9月夏普宣佈退出歐洲彩電市場和白色家電市場,公司在歐洲電視機的生産、銷售授權給斯洛伐克的電視機製造商,另授權土耳其家電巨頭公司在歐洲生産、銷售夏普品牌的白電産品。

  事實上,夏普退出歐洲家電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價格競爭激化、經營環境惡化,夏普在歐洲遭遇三星和LG的雙重圍剿,嚴重虧損,被迫退出。

  據分析2014年9月夏普曾公告撤離歐洲家電事業將帶來63.99億日元的特別虧損,計入該公司4-9月份財報。相比之下,夏普家電撤離歐洲的特別虧損擴大了超過2倍。

  分析師認為,2014年夏普受價格競爭激烈的電視機等主力産品的盈利情況出現惡化以及計提了特別損失等因素影響,最終陷入虧損。

  押寶手機螢幕但銷售不振

  由於前兩年巨虧影響,夏普開始調整公司戰略,2014年核心業務已從大大液晶面板轉變為中小液晶面板。2014年夏普主攻中國客戶群智慧手機和平板廠商。

  據了解2013年下半年,小米曾向夏普訂購了約100萬枚左右智慧手機屏。以小米、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智慧手機廠商2014年分得不少三星手機份額,這也讓為中國廠商供屏的夏普獲利頗豐。事實上,中國也成為夏普中小液晶面板的主要銷售市場。

  數據顯示,2014年4-9月份,中小液晶面板業務所在夏普液晶部門實現運營利潤達208億日元。

  這也反應在夏普的戰略轉向上,開始突飛猛進。如夏普龜山二廠4-6月份的中小液晶面板生産比例只有35%,到9月份已經達到50%,由於中國廠商訂單大幅增加,惠普過去生産電視機面板的生産線都改為生産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面板。

  然而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中小液晶面板存在過剩危機,從2015年開始國內多家新工廠將陸續開動新産能,企業虧損或許只是産能過剩的一個信號。如台灣鴻海集團最高1000億元新台幣投建智慧手機液晶面板項目。據悉,中國兩大面板企業近3年都將有新的中小液晶面板産能陸續開出。

  分析師認為,夏普2014年巨虧,最終還是歸咎於日本國內業績惡化與液晶面板市場面臨激烈競爭。

  新興業務市場只能望梅止渴

  據了解,2013年5月在夏普公司內部成立了一個“新興産業推進總部”,旗下包括了醫療保健、機器人智慧家居(移動/辦公室)、食品(水/空氣安全)、教育以及革新商品6大領域,涉及28個種類的技術服務。

  有分析認為,即使夏普這些新産業在1至2年內商業化,也是一種薄弱的增長力量,若這些新産業市場行情變化,夏普將再次面臨挑戰,目前還處於邊緣化的新産業畢竟還無法支撐這樣一家百年企業。

  為了支撐這些新産業發展,2014年4月份夏普公司又新設致力於新技術、新服務的“市場開拓總部”。但在分析人士看來,新技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夏普在這些新領域幾乎才剛起步,所謂的市場開拓眼下並無實質意義。

  百年企業為何難敵新生“輕騎”

  據最新消息,夏普將從今年2月起削減內部董事的薪酬。此舉意在明確相關經營者的責任。社長高橋興三等最高層將最多減薪55%。3月以後除了8名董事之外,還將削減執行董事等高管的薪酬。此外,預計將尋求一般員工支援暫時降低工資,將加快削減人工費,盡可能地遏制業績惡化。

  事實上2011年起夏普連續2年出現鉅額虧損,隨後均削減了董事的基本月薪。2012年10月—2014年3月,減薪幅度最大達55%。一般員工的工資在2012年5月—2014年3月削減了2%—7%。有分析認為夏普通過上次的董事減薪和降低一般員工的工資,全年節省了300億日元左右的人工費。可見夏普人力成本之高。

  相比小米等這一類新型的綜合型IT公司,據了解目前為止小米的正式員工才7500人,這7500人當中真正的所謂的核心人員才不到3000人,剩下4000多人就是客服人員,而惠普一年計劃裁掉的人員都近3000多名。這些新型的創業型的公司,其開發産品往往採用輕資産戰略,這也決定其成本比傳統企業要低得多。

  成本居高不下,而産品競爭激烈,價格戰無疑會打擊夏普這樣的大象般的企業。

  百年企業如何在新的時代新生,大象如何跳舞,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據悉,夏普將於今年5月左右發佈2015至2017財年新的業務計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