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年內將推出60多種新藥

  • 發佈時間:2015-02-11 11:32:14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王梓 報道

  昨日,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以下簡稱聯合研究院)多功能廳一派熱鬧氣氛。在這裡,一場“優秀項目展示和成果交流座談會”正在舉辦。20余家優秀的生物醫藥類科技型中小企業齊聚於此,現場向與會來賓展示了各自企業的亮點項目及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這20余家企業全部由聯合研究院引進並在濱海新區進行創新創業,其中一半是去年新落戶的企業。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好項目看中了聯合研究院“政府搭臺、市場機制;國有資産、企業運營;不設圍墻、開放聯合;國際合作、多邊認證”的特色孵化“濱海模式”。截至目前,聯合研究院已累計培育和孵化1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吸引國內外各類項目176個,産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重大新藥創制接連“破冰”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從去年10月開始,該公司連續有4個試劑盒産品産品取得了醫療器械註冊證,9個試劑盒産品産品獲得了歐盟認證,3個試劑盒産品産品取得了台灣第一等級醫療器械許可,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開展了臨床應用。公司創始人周澤奇博士告訴記者,作為聯合研究院成功孵化成果,公司已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生態科技園,公司成功開發的IFD試劑盒系列産品已獲得歐盟CE認證。在國內市場,形成了以天津為起點,輻射全國的民族品牌發展格局。在國際市場,已進入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並與26個國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彰顯了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除了丹娜的試劑盒産品,記者發現,在聯合研究院裏,一大批重大項目同樣正迅速取得突破。凱熙醫藥(天津)公司首個腫瘤預警檢測技術已經獲得上市,正在承擔華北地區京津冀魯腫瘤預警檢測服務;天津東方華康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中藥六類新藥已完成三期臨床,將填補我國乃至全球中成藥治療肺脾氣虛過敏性鼻炎治療方面的空白;天津東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廣譜腫瘤試劑盒及腫瘤早期診斷現已完成研究任務,通過結題驗收,現正尋找合作夥伴進行融資。融資後經臨床試驗,在獲得産品批文後産品即可投放市場供廣大群眾使用,屆時或實現“一滴血便可測知有無癌症”……

  聯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聯合研究院的帶領下,癌症、糖尿病、重大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新藥自主創新研發,接連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未來兩年院內將涌現出60余項新藥研發成果,創新藥領域産品正在逐步實現“質變”。

  産業集群加速形成

  伴隨著一系列的新藥創製成果,生物醫藥産業的聚集效應也在進一步凸顯,産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據介紹,截至目前,聯合研究院已培育和孵化了1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其中,註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48家,累計吸引國內外各類項目176個,項目孵化高地正在迅速發展壯大。同時,聯合研究院還吸引了一大批研發中心落戶,四川科倫藥業、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輔仁藥業集團等知名企業就在此建立了研發中心。此外,憑藉完善的人才服務體系和優秀的創業平臺,聯合研究院已經成為了優秀人才集聚中心,目前已匯聚了200多位生物醫藥領域高水準學術帶頭人。

  “這些人才帶來的專有技術和國際化視野為濱海新區和天津市生物醫藥産業跨越發展和創新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我們面臨著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天津自貿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等五大戰略機遇疊加,生物醫藥産業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聯合研究院也要積極地融入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戰略佈局當中,突出發展優勢,在新藥研發、高層次人才聚集、創新項目引進、企業孵化、自我造血、産學研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動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産業實現新跨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