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移民天地寬
- 發佈時間:2015-02-05 04:34:04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見習記者 金春華
通訊員 陳傳敏 毛傳益
慶元縣濛州街道同濟新區19幢12號,是下山移民胡德通家的新居。他老家在縣城以東60公里處的張村鄉田頭村。2006年,“桑美”沖走了老家的一切。8年後的今天,他們在新居迎來了家庭每人平均收入破萬元的歷史一刻。
同濟新區是慶元縣三大下山移民安置小區之一。一門一戶的三層聯排房屋十分整齊。家家房前屋後種有花草。胡家門前擺著一盆茁壯的鐵樹。
胡德通今年45歲,4年前成立了一個小型裝修隊,帶著四五個小工在慶元縣城打拼,漸漸小有名氣。2013年,他一年的毛收入還只有3萬多元;2014年就翻了近兩番。“今年多包了不少項目,主要是這兩年老百姓手頭寬裕起來了,都開始建新房或重新裝修。當然,這幾年下來,大家覺得我還可以,也會幫我打廣告。”胡德通笑著説。
胡的妻子吳付媯這些年來一直在開超市。她説這和孩子有很大關係:“開超市比較自由,方便我帶孩子。一開始我在縣中心醫院邊上開店。孩子上高中後,我就搬到他就讀的慶元縣中學,和一個親戚承包了那裏的超市。”也因如此,儘管每年都要交一大筆承包款、收入只有萬元左右,吳付媯説她還是蠻開心的:“原來在老家也開小超市,但一年能賺個五六千元就很不錯了。”
説起老家的超市,胡德通接過了話茬。1987年,17歲的胡德通初中畢業,就在家開了家小賣部,平時讓母親照看。胡家有4畝耕地、5畝林地,胡德通跟著父親在地裏種香菇。上世紀90年代的香菇種植技術比較落後,價格也較低,胡家種的2千袋香菇一年只能賺兩千元錢;加上小賣部一年1千元的收入,胡德通直言“還不如做小工賺錢”。
如今,香菇種植技術已大大發展,價格較十年前漲了兩倍。胡德通説如果他還在老家,肯定還在種香菇,每年四五萬元的收入不在話下。但他們還是喜歡現在的生活。這個轉變,來自於“桑美”來襲後的下山搬遷。
在之後的半年內,縣裏統一安排受災群眾在移民安置區蓋新房,兩夫妻在建房的間隙還去打短工。“我們9月開始造房子,當年年底,就搬進新房了。”
如今,一家四口過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