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項工作統領鐵嶺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2-03 21:29:47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市的關鍵之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改善民生投入壓力之大也前所未有。
2015年,鐵嶺市預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牢固樹立實事求是、依法行政理念,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更加注重轉方式調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奮力奪取幸福美好新鐵嶺建設的新勝利。
2015年,鐵嶺市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固定資産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重點抓好以下10項工作。
牢固樹立項目立市理念全面擴大對外開放
鐵嶺是投資拉動型的內陸城市,必須以原始資本積累為手段,靠項目積累完成總量的擴大。深入開展項目年活動,進一步落實項目工作責任制,堅持理性務實科學招商,努力在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催生大産業上實現新突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財稅增收點。依託鐵嶺的區位、産業和資源優勢,採取産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飛地招商、目錄招商等有效方式,主動承接瀋陽、長春等東北城市和發達地區産業轉移,努力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産業一體化、能夠支撐鐵嶺這片天地的大項目。
全年到位內資65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搶抓國家新一輪振興東北政策機遇,加快銀州區鐵西、調兵山市曉明鎮搬遷改造試點項目建設,爭取中石化地熱開發、昌圖古榆煤層氣、紅星美凱龍等央企民企滬企遼寧行項目開工建設,確保鐵嶺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作。全力推進煤機裝備製造、泰石岩棉、捷安特自行車等一批在建項目,儘早實現投産達效。樹立安商養商與招商並重的理念,切實加強軟環境建設,集中政策資源扶持原有小項目做大、大項目做強。加快農畜産品、專用車和汽車零部件三大出口基地建設,努力打造國家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進出口總額實現6.5億美元(新口徑)。
全面深化各項改革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向改革要紅利、要活力、要動力。進一步健全政府派出機構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賦予各縣(市)區相應的事權、財權、行政權,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行政運作模式。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積極穩妥推進縣級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園區管理體制和公車改革,理順工商、質監劃歸地方後的體制機制問題,加快建立負面清單和行政審批網路平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準。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創造更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培育市場化創新機制,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在維護公平、改善金融支援、強化激勵機制、集聚優秀人才等方面積極作為。實施市縣食品藥品監管、衛生計生體制改革,推動衛生與計生資源的有效融合。
加快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抓好鐵嶺精工、鐵閥集團搬遷改造和北方銅業轉型轉産。完成集體林權主體改革任務,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抓好農信社産權制度改革,籌建銀州區和調兵山市農商行。繼續做好5個擴權強鎮試點的權力下放和承接工作。穩妥調整行政區劃,合理佈局城市發展空間。深入開展調研論證,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
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進一步做大工業經濟
把做大工業作為今後相當長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引進大項目與做大現有企業並重、調整産業結構與促進産業升級並重,積極主動為中省直企業、合資合作企業和民營企業搞好服務,真正把企業的事當成政府的事來辦,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深入實施雙百工程,重點扶持九三糧油、曙光集團等銷售收入前100戶大企業,下力氣培育聖加侖、哈深冷等有前景的100戶中小企業。大力發展産業集群,抓好金飛馬制漆、石油機械工業地産等項目建設,提升上下游産業配套能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對現有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實施重點企業技改項目100個,推動傳統産業向中高端升級。
拓寬工業發展領域,重點支援乾豐電動大巴、比科電池、翰博太陽能電動車等新興産業項目建設,推動中小微企業向生産小型化、智慧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促進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繼續搞好域內企業協作配套,加大政府採購地方工業産品扶持力度。把創新作為驅動發展新引擎,有效利用中科院等研究單位和高校科技資源,積極開展技術轉移轉化及相關工作,完成新産品新技術開發500項,新增省級技術中心3個,以産業化的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
堅持數量品質效益並重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鐵嶺的最大優勢是農業,必須靠農業的工業化(産業化)實現工農業互相促進,靠發展農業的休閒旅遊實現一三産業互動,靠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和勞動力轉移,逐步實現農業産業化、農民職業化、農村城鎮化。繼續實施百億斤糧食産能工程,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增強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加快推進玉米、水稻全程機械化和節水滴灌工程建設,提高糧食和蔬菜、榛子、苗木等主要農産品的産量和品質,打造特色農業品牌。以建設全省生態畜牧業示範市為目標,新建和改造50個規模化標準生態養殖場,做大做強雨潤、嬴德、中敖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畜牧業産值力爭達到320億元。
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重點抓好投資10億元以上大項目,力爭北大荒集團(昌圖)項目簽約落地,輝山乳業、茅臺保健酒等項目建成投産,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720億元,打造全國食品工業基地。注重農業科技創新,實施與省農科院的全面科技合作,加快建設遼寧鐵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促進依農科技等企業發展壯大。抓好“三品”認證、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和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提高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使秸稈資源變廢為寶。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推動土地規模經營,新增土地流轉面積40萬畝。組建市縣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心,吸引工商資本向農業領域投入。繼續舉全市之力支援西豐發展,力爭早日實現富民強縣目標。
強化服務業支撐作用逐步提高三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把提升品質和做大規模作為今後服務業發展鍥而不捨的目標,依託大型載體落地實現産業擴張,依託一産轉移、二産拉動實現産業擴張,依託新型産業發展、力推工商企業網上銷售實現産業擴張,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産業,重點支援東北物流城大項目引進和店舖招商,打造特色鮮明的專業市場集聚區。做大7S汽車廣場、二手車交易市場及配套産業規模,加快推進汽車嘉年華項目,打造輻射東北地區的汽車産業綜合體。抓好星悅南岸項目建設,力爭全球名品折扣店、新浪潮水世界投入運營,建成吸引高端消費的時尚中心。
深入挖掘整合旅遊資源,規劃一批精品旅遊線路,保護開發一批歷史文化遺産遺跡,發掘一批民間藝人和民俗,開發一批生態旅遊品牌項目,建設一批現代旅遊景區景點。重點抓好蓮花濕地景區、凡河生態谷、城子山風景區、龍源溫泉度假村等龍頭項目,搞好農家樂和鄉村旅遊,加強餐飲、住宿、購物等功能配套,推行網上預約預訂服務,與大型旅行社開展合作,形成全天候、一條龍旅遊服務體系,真正把遊客吸引來、留得下、能消費,旅遊總收入增長20%以上。加快發展糧食産業,力爭在市場建設、精深加工和品牌培育上取得新成效。大力開發金融、養老、康復、商業等各類地産,新開發面積1500萬平方米,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9446套。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美容健身、資訊服務等新型産業,分離壯大生産性服務業,培育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