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陳錫文:很多地方水價制度改革後農民反而增收

  • 發佈時間:2015-02-03 11: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2月3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解讀《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指出,在很多地方通過水權制度改革、水價制度改革以後,農民反而增加收入。

  陳錫文指出,水權管理和水價制度改革在主管部門的推動下,很多地方進行了積極大膽的嘗試。水權的概念,比如中國北方很多省份的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比如説都來自黃河,沿黃河兩岸的省份,黃河每年的徑流量是有限的,如果上游用多了,下游就沒得用了。從黃河源頭開始,就對每個省份可以從黃河流域用多少水,國家是有分配和定額的。比如一個省允許他在黃河用21億立方米的水,那麼這個就是水權。這21億立方米的水,可能其中比如有12億是用在農業方面,那就是農業的水權。

  陳錫文指出,農民灌溉,這一畝地允許一年使用800立方米的水,就是這一畝地的水權。超了要扣,以後就沒有了。節約要獎勵,形成一個機制。所以實行水價制度,不是簡單提高水的價格,而是要通過水價制度的改革結合水權。水權也可以交易,比如節約下來的水也可以轉讓給別人用。實際上通過這個辦法既達到節水的目的,也並不是完全只提高價格,在很多地方通過水權制度改革、水價制度改革以後,農民反而是增加收入的。因為他的水權節約下來了,節約下來就把這部分的水權轉讓給人家,可以從中獲得一部分的收益。

  陳錫文指出,總的來説,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特別是在北方地區,長江以北,整個北方地區擁有的水資源只佔全國水資源的1/5多一點,但是面積這麼廣大,尤其是農業,主要的農産品的增産現在越來越依靠北方。所以怎樣既能科學的節約用水,又能使得通過這種節約用水促進生産的發展,帶動農民的增收,是在一起考慮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