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佘惠敏:釋放潛力 讓科技資源真正“動起來”

  • 發佈時間:2015-02-03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科研設施與儀器的數量、價值在快速增長,為科技進步提供了必需的研發條件。所以,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釋放這些科技資源的潛力

  近年來,我國科研設施與儀器的數量、價值在快速增長。2008年底,我國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擁有原值在5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2.4萬台(套),到2012年此數量已經達到4.8萬台(套),增加了一倍。截至2013年底,又增加到5.49萬台(套)。若是以全口徑計算,這個數字會更高,共有近9萬台(套)。

  這麼多的資源,如此快速的增長,背後支撐著的是中國經濟實力和科研投入的不斷增強。這些重金投入置辦下來的裝備,為我國近年來的科技進步提供了必需的研發條件,由此誕生了許多優秀成果。但是,科研儀器重復購置以及部門化、單位化、個人化導致的閒置浪費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利用率和共用水準不高的問題也凸顯出來。

  具體來説,一些企業需要昂貴的科研儀器來研發檢測新品,買不起卻又無處租用;一些高校院所的大型科研儀器重復購置、開啟率低,白放著折舊……真可謂一處放爛了米,一處又擱銹了鍋。要想讓米和鍋都充分利用起來,做出更多香噴噴的白米飯,改革就勢在必行。因此,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就顯得必要且及時。

  此次《意見》中涉及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主要包括大型科學裝置、科學儀器中心、科學儀器服務單元和單臺(套)價值50萬元以上的科學儀器設備等,都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意見》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釋放這些科技資源的潛力。

  改革勢在必行,改革也要穩健前行。其實,在這份《意見》印發之前,這方面的改革已經有了先行一步的試點。自2005年至2014年8月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2億元初步建立起跨部門、跨區域、多層次的科技資源整合共用服務體系,認定了23家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整合參建單位708家。近3年來,這23家基礎條件平臺服務總量年均遞增20%,服務企業用戶達120余萬次。回到此次出臺的《意見》,其中提出的實行分類開放共用等一系列試點中行之有效的科技資源共用模式此次基本被採納。同時,統一的網路管理平臺的組建、第三方評估的引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將促進我國科技資源的公開與共用,讓科技資源真正流動起來,發揮它們應有的價值,而不是在偶爾才會開啟的寂寞中折舊蒙塵。

  我們期待著,這次重大改革能按《意見》中提供的時間表順利完成。到那個時候,在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路管理平臺上,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用情況的評價考核結果就會向社會公佈;原本主要分佈在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國有企業的一些科研設施和儀器,也將會為社會貢獻出更大的能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