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省保險“新九條”擴大覆蓋領域

  • 發佈時間:2015-02-03 05:29:24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胡楠 通訊員陳曉珞)繼去年8月國務院出臺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新國十條”後,我省于日前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新省九條”)。其中明確規定,到2020年,全省的保險覆蓋目標要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新省九條”是湖北貫徹落實保險“新國十條”的一項重大部署,也是繼2006年後出臺的保險專項政策。“新省九條”分為九個部分24條,明確提出了湖北保險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其中,對於保險覆蓋目標明確規定,到2020年,實現全省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産總值)、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這意味著,到2020年,全省保險深度要達5%以上,保險密度要高於3500元/人。2014年,全省保險深度為2.56%,保險密度1204元/人。以保險密度為例,要實現這一目標,未來6年,複合增長率需達19%以上。

  同樣,對於部分有較好基礎,具備一定條件的保險領域,“新省九條”中明確提出了發展高於或快於全國的目標。

  對於部分涉及民生領域的險種,“新省九條”中也明確了實現全省覆蓋的時間點。如2015年底前,全省三級公立醫院醫療責任保險參保率要達100%,中央財政有補貼、我省有種(養)殖的農業保險險種覆蓋全省。

  保險業發展目標定下這樣的“硬杠杠”,來源於近年來湖北保險的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14年,湖北累計實現保費收入700.2億元,保費規模穩居全國前10位;保費增幅19.21%,居全國第9位。全省共有保險主體67家,法人保險機構2家。

  湖北保監局局長王斌表示,近年來湖北保險業平穩較快發展,並在大病保險、貸款保證保險、保險養老社區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湖北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區域性保險市場。

  對事關全省改革發展大局以及社會公眾迫切需要,但又無法完全商業化運作的15項重點保險工作,“新省九條”明確了牽頭部門,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形成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實現全省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産總值)、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即保險深度>5%,保險密度>3500元/人。

  ■“新省九條”十大亮點

  1積極發展新型醫療健康保險

  進一步完善大病保險制度和運作機制,建立合理明確的盈餘調節與風險分擔機制,逐步實現大病保險省級統籌。

  2

  創新發展養老保險

  積極推進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積極探索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推動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發展。

  3

  大力推進重點領域責任保險發展

  積極推進醫療責任、食品安全、校園安全、特種設備責任等強制責任保險試點,通過地方立法,努力實現全覆蓋。

  適時推動修訂湖北省消防條例,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實行全省公眾聚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生産、儲存、運輸、經營等單位火災公眾強制責任保險制度。

  4

  加快農業保險發展

  2015年實現中央財政有補貼、我省有種(養)殖的農業保險險種覆蓋全省,逐步實現我省農業保險發展水準與全省農業在全國的地位相匹配。

  5

  加大保險服務“三農”的深度和廣度

  推廣泥石流地質災害保險試點,2020年前覆蓋到全省所有山區縣(市)。

  積極探索農房保險縣級統保。

  6

  完善農業保險工作機制

  落實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制度。

  7

  進一步加強保險服務創新

  進一步提高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貼額度,適當擴大保費補貼範圍,鼓勵有條件的縣(市)試行小微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統保,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對自主品牌、自主智慧財産權、戰略性新興産業及服務出口貿易、境外項目投資領域的支援力度。

  8

  不斷提高保險服務水準

  探索建立符合我省實際、有財政支援的洪水、乾旱等巨災保險制度。

  完善治安保險運作機制,推進發展社區治安綜合保險,到2017年覆蓋全省50%以上的鄉鎮和社區,到2020年實現省域全覆蓋。

  改革完善全省物損交通事故保險快速處置機制,健全以交強險為基礎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機制。

  9

  積極吸引保險資金支援我省重大項目建設

  建立全省保險資金投資項目資源庫,搭建保險資金投融資對接平臺,深化各級地方政府與保險公司的戰略合作,積極探索保險資金投資項目增信措施,健全上下聯動的保險資金融資協調推進機制。

  10

  強化保險資金運用屬地監管

  建立保險資金融資協調推進與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由省政府金融辦牽頭、省發改委、湖北保監局及有關單位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的保險資金運用風險防控機制。

  ■11個方面加大支援力度

  1、加快推進農業保險、責任保險等地方立法。

  2、加大農業保險支援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的保費補貼,逐步減少直至取消産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保險縣級財政保費補貼配套。

  3、建立財政支援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4、加大政府購買保險産品和服務的力度和廣度。

  5、為保險業投資建設醫療、養老機構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援和用地保障。

  6、研究制定有利於企事業人員補充醫療、補充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髮展的支援政策。

  7、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保險業發展專項基金,對有突出貢獻的保險機構、保險投資項目、保險創新業務給予風險補償或獎勵。

  8、落實國家促進保險業創新和加快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依法合理降低保險業稅負水準。

  9、對保險代理制行銷員嚴格落實現行營業稅起徵點政策,確保保險專業仲介機構和代理行銷員稅收負擔公平合理。

  10、研究制定完善保險業基層服務體系的支援政策。

  11、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制訂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對引進或組建的法人保險機構或地區總部機構給予費用補貼,對保險業高端領軍、急需緊缺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給予優待和便利。

  聲音>>>

  保險業將在經濟社會

  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總經理 賀傑鋒

  “省九條”內涵十分豐富,創新之處很多,既充分貫徹了“國十條”有關精神,又緊密結合湖北經濟社會和保險業發展實際,蘊含著改革、創新、務實的時代精神,將對湖北保險業及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立足湖北地方實際,不斷加大對區域經濟和民生建設的支援力度,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始終是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根本點。

  2014年,公司累計賠款支出48.62億元,佔全省所有財産保險公司年度賠款總額的45%。承擔保險風險金額是當年全省GDP的4.51倍,累計上繳各類稅金4.9億元,同比增長22.5%。公司連續五年獲得“支援湖北經濟發展突出貢獻獎”、“十佳優質文明服務金融機構”稱號,進一步彰顯了大型國有保險骨幹企業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秀企業公民形象。

  面對“省九條”帶來的機遇,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將積極助推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保險服務與社會治理有效融合、商業機制與政府管理密切結合。突出民生重點,積極發展財産保險、責任保險、大病保險、農業保險、意外健康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等。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創新公共管理服務、拓寬支農惠農渠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動保險更好地支援和服務於湖北經濟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的大局。(記者胡楠 通訊員熊作憲 褚振宇)

  迎接“新省九條”

  做有擔當的保險經營主體

  平安人壽湖北分公司總經理 谷剛

  “新省九條”是湖北保險業總體發展規劃的綱領性文件,是令省內所有保險經營主體為之振奮的行動指南。“新省九條”表明湖北已經走在保險大省向保險強省轉變的快車道上。

  “新省九條”中有兩大關鍵指標尤為引人注目,即到2020年,實現全省保險深度、保險密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作為立足於湖北本土的保險經營主體,我們對實現這兩大指標的責無旁貸,必須體現自身擔當。為迎接“新省九條”的到來,我們務必做好充分準備。

  首先,做大平臺,用平臺為兩大關鍵指標的實現提供支撐。目前公司擁有3萬餘名保險代理人,為省內廣大客戶提供優質、多樣的綜合金融服務,今後將吸收更多優秀人員加入;

  其次,確保服務品質,與全省同仁一道維護好市場發展的生態圈。通過提升客戶體驗、産品市場創新和銷售隊伍建設等三個方面加大作為;

  第三,承接好總部保險資金在湖北地方運用的落地工作。目前,平安人壽總部在湖北的保險資金運用超過51億元,涵蓋多個基礎建設項目,未來總額將進一步增加。

  可以説,這些年平安人壽湖北分公司紮根地方,贏得了一定領先。在“新省九條”的指引下,公司今後將以更大的平臺和更優的品質,服務於湖北百姓。(記者胡楠 通訊員鄧院發)

  解讀>>>

  湖北保監局局長王斌:

  保險業要成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助推器

  “新省九條”這一綱領性文件的出臺,對於推動湖北保險業加快改革創新,發揮功能作用,更好地服務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戰略目標,將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要求湖北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新省九條”也要求湖北保險業力爭走在中部乃至全國的前列。對於部分有較好基礎,具備一定條件的保險領域,明確提出了發展高於或快於全國的目標。

  例如,湖北的大病保險基礎較好,“新省九條”提出逐步實現大病保險省級統籌。又如,武漢市是全國首批科技保險試點城市,發端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科技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對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效果十分明顯。“新省九條”用了較大篇幅對保險業服務科技産業、小微企業、戰略新興産業和外貿出口等提出了目標和要求。

  此外,湖北是保監會確定的保險資金運用屬地監管試點的6個省市之一。對正處於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武漢來説,保險資金投資大有可為。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11月,保險資金投資武漢市基礎設施、不動産和股權項目,已到位資金174.47億元,後續計劃投資213.46億元。保險資金在湖北省的到位投資總額居中部地區前列。

  “新省九條”從吸引保險資金投資湖北重點建設項目、吸引保險資金服務湖北實體經濟、支援保險資金運用創新、強化保險資金運用屬地監管等方面予以強調,突出了改革創新的特點。

  對於湖北保險的發展短板,如農業保險、責任保險,關係到國計民生和服務經濟轉型增效升級方面,“新省九條”注重強調政府政策引導和推動的重要作用,以實現湖北保險業的全面協調發展。(記者胡楠 通訊員陳曉珞)

  武大保險與精算系主任田玲:

  “新省九條”為進一步加快湖北保險改革指明方向

  “新省九條”將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放在湖北經濟社會工作整體佈局中統籌考慮,為進一步加快湖北省現代保險服務業改革發展指明瞭具體方向和目標。

  “新省九條”突出了下一步需重點發展的保險服務領域。提出要積極發展新型醫療健康和養老保險領域的險種,支援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業産業鏈整合,這將有利於充分發揮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提出要在環境污染、醫療、食品安全、安全生産等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各類責任保險,有利於保障人民生産生活的安全與穩定;提出要加快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保險,有利於實現保險服務三農工作,提高農業生産水準,也有利於發揮保險促進農村融資的作用。

  進一步提高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貼額度,發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科技保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等險種,這些內容在“新省九條”中均有體現,強調了保險服務的創新,為進一步拓寬保險服務領域提供了具體方向。

  同時,“新省九條”明確了借助保險的力量支援當地經濟的發展。除保險資金支援重大項目建設外,還通過大力發展保險主體、優化保險市場結構、發揮保險社團組織的作用來完善保險市場體系。這也是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

  作為國家金融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險市場的完善必將有利於湖北金融業的發展。

  (記者胡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