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經濟復蘇隱憂猶存

  • 發佈時間:2015-01-30 03:2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本報駐美國記者 張朋輝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2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後發佈聲明,認為美國經濟穩健擴張,就業持續改善,現階段繼續執行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這是國際國內經濟綜合影響的結果。但美聯儲仍然暗示可能在2015年年中加息,以使美國通脹水準向2%的調控目標靠近。

  美聯儲在發佈這一聲明之前,曾于去年12月做出政策調整。當時美聯儲主席耶倫就清楚地表示,對加息“保持耐心”,而“保持耐心”意味著不會在3月和4月的貨幣政策例會上加息,但對6月份加息持開放態度。

  美聯儲決定繼續執行超低利率政策,與美國現階段的經濟形勢相關,也與市場預期基本吻合。2014年10月,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以後,美元對主要貨幣升值17.7%。近期歐盟宣佈推出總額1萬億歐元的量化寬鬆計劃,美元升值壓力加大,市場對美元走強的預期進一步增強。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維持超低利率水準是國際國內經濟雙向影響疊加的結果,此次美聯儲做出暫時維持超低利率的決定,國際因素的考量還要更重些。

  從國際看,歐元區開始大規模量化寬鬆,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明顯。在美元走強、其他主要國家貨幣對美元普遍貶值的背景下,美聯儲不可能在現階段逆向加息。從美國國內看,2014年第四季度經濟數據尚未出爐,但肯定不會像第三季度那樣樂觀,如果不維持超低利率,美國經濟增長和出口可能受到進一步影響。

  事實上,強勢美元對美國跨國企業的成本壓力開始顯現。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稱,美元升值造成美國大企業成本上升,微軟、杜邦、寶潔等跨國公司的營業額和利潤下滑明顯。隨著美國醫療保險改革持續推進,用工成本上升,而美元走強則意味著用工成本進一步上升。用美元計算的海外銷售收入降低,進一步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更難吸引美國企業回流。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之初就表示,要把美國經濟拉向“正常軌道”,最終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保持一定水準的通脹和利率就是經濟“正常”的重要表現。美國2014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5%,創下11年以來的新高,但利率水準並沒有達到美聯儲的預期目標。2014年年均通貨膨脹率只有0.8%,2014年8月以來的通貨膨脹率都低於美聯儲調控目標2%。美聯儲認為,2%的通貨膨脹率有利於穩定商品價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而過低的通貨膨脹率有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通縮的危險。受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美國物價消費指數和個人收入水準增長都處於低位。

  美聯儲官員曾表示,即便通脹率處於較低水準,仍然有可能上調利率,相信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將最終導致物價上漲。美聯儲認為首次“升息”後,通脹率將在“中期內”逐漸升向目標水準。

  有分析認為,美聯儲此次表態反映了其貨幣政策面臨的尷尬處境。一方面,美聯儲希望利率保持在一個合理水準,以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提高利率將加快美元升值步伐,增加美國企業出口成本,不利於美國推進“再工業化”和“出口倍增計劃”。美國經濟離回到正常軌道可能還有一段距離。

  (本報華盛頓1月29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30日21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