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下穿橋遇內澇將自動報警

  • 發佈時間:2015-01-29 15:31:40  來源:合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未來,在主城區的下穿橋將考慮設置高精度電子水尺,一旦下雨採集到積水信號就能及時聲光報警,可以避免車輛“誤入”積水中遇險。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新版《合肥市排水設計導則》將於2月1日施行。全市城市排水工程有了量身定制的專項設計規範,對污水治理、保障城市安全等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地鐵要能抵禦10年一遇暴雨

  新規中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為,通過採取綜合措施,有效應對50年一遇,24h暴雨,居民住宅和工商業建築物的底層不進水;保證道路中單向至少一條車道的積水深度不超過15cm。在雨水管設計標準上,一般地區能防範5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區如快速路、高架、軌道交通、學校、醫院和低窪易淹區等能防範10年一遇的暴雨。

  隨著合肥逐步進入軌道交通時代,未來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會越來越多。新規明確要求,開發地下空間應開展排水防澇安全論證,地下通道的敞開段應能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此外,人行道、停車場和廣場的建設等宜採用滲透性鋪面;超過2萬平方米以上的建設用地,則要設置雨水收集利用設施。

  下穿立交橋引入高科技防汛

  每逢汛期,在合肥主城區的道路體系中,一些地勢相對低窪的下穿段特別害怕匆匆而至的急暴雨。新規中指出,立體交叉道路應設獨立排水系統,在下穿段道路除雨水收集管外,不得佈置其他雨污水管。下穿道路引道兩端應採用設計駝峰路面,防止立交範圍外水進入下穿道路排水系統。下穿立交匯水範圍應該能應對20~30年一遇雨情的需要。

  在城市排水資訊化方面,還將引入更多的高科技來治水。比如,在下穿立交入口處兩端、最低點設置高速高清紅外球形網路監控錄影機;下穿橋最低點應設置高精度電子水尺,電子水尺沿墻鋪設,高度不低於2米,採集的積水信號能夠就地傳輸至下穿橋入口處的聲、光等報警裝置,實現積水報警並將數據及時傳送至管理部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