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土豪安邦要當民生銀行行長?

  • 發佈時間:2015-01-29 07:36:3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任性安邦意欲何為?拿下全牌照?

  “不排除未來民生銀行或將成為安邦保險集團的子公司,集團董事長成為民生銀行負責人的可能性。”土豪安邦的步步緊逼,民生銀行管理層慌了,市場猜測議論不斷。

  有錢任性的土豪安邦到底想如何?業內人士坦言,“安邦保險這幾年像一頭突然睡醒的雄獅,在資本市場上大行其道。” 確實,無論是增持民生、招商,舉牌金地、金融街,還是海外收購險企、買酒店、買銀行,這五年來安邦確實一刻都沒有閒著。不過這一次,安邦著實讓民生銀行擔憂了。“一旦按照安邦的脾性,強勢入主民生銀行,民生銀行發展將變數重重。”文/表 記者周慧、林曉麗、張忠安

  安邦這兩年幹了什麼(數據截止上市公司三季報)

  1.斥資超300億增27億股招商銀行(SH600036);

  2.斥資近500億增54億股民生銀行(SH600016);

  3.舉牌金地集團(SH600383),安邦人壽持股6.22億股為第二大股東,安邦財險持股2.24億股,為第四大股東;

  4.舉牌金融街(SZ000402)持股20%,和諧健康保險持股2.69億股,為第二大股東,安邦人壽為第五大股東;

  5.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

  6.斥資50億元持有成都農商行股35%;

  7.斥資超120億元從希爾頓手中買下紐約地標華爾道夫酒店;

  8.持有華業地産(SH600240) 4.99%,第三大股東;

  9.持有萬科A(SZ000002)2.35億股為第四大股東,持工商銀行(SH601398)5.41億股為第七大股東,持中國電建2800萬股為第七大股東,持吉林敖東1141萬股為第四大股東;

  10.安邦收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欲收購南韓友利銀行的控股股份;知情人士透露安邦保險曾對香港第二大家族銀行永亨銀行發起收購;市場傳安邦保險將收購天津信託,雙方進行了多次接觸。

  土豪野心:全牌照金融集團

  金融資本和産業資本正在成為A股越來越重要的資金參與力量,而銀行、地産、百貨類企業成為競相舉牌的香餑餑。其中,險資頻繁舉牌金融地産股最能吸引市場的敏感神經。

  安邦保險1月20日再次增持2.52億股民生銀行A股,均價9.367元/股,這是去年11月28日以來,安邦第9次增持民生銀行A股,其持有比例達到19.28%,奪取第一大股東的寶座。

  “不排除未來民生銀行或將成為安邦保險集團的子公司,集團董事長或將成為民生銀行負責人的可能性。”土豪安邦的步步緊逼,民生銀行管理層慌了,有業內人士昨日向記者坦言,“安邦保險這幾年在資本市場上大行其道。”無論是增持民生、招商,舉牌金地、金融街,還是海外收購險企、買酒店、買銀行,這五年來安邦確實一刻都沒有閒著。

  目前,安邦正從綜合型保險集團到全牌照金融集團的路上挺進。日前安邦保險正式通過保監會批復拿到了基金牌照。

  縱觀安邦保險的版圖架構,包括産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國內資産管理公司、香港資産管理公司、保險銷售、保險經紀、成都農商銀行、邦銀金租、世紀證券。除了對保險全牌照的佈局,安邦保險對銀行、租賃、券商、信託、基金的收購則一城連著一城。

  安邦的全牌照野心顯而易見,尤其在對於銀行渠道的需求和依賴上。根據安邦人壽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其99%以上的保費收入來自銀保躉交産品,不僅如此,其表示未來三年仍繼續以銀保渠道業務為主。

  任性資本:

  “有權”+“有錢”

  政策背景

  2012年10月,保險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不動産、基建債權投資計劃、PE投資等政策放開,簡化了險資基礎設施投資的審批流程,放寬了股權投資範圍,開放了金融産品的投資,給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

  2013年非標資産領域向保險公司開放,2014年2月,保監會發佈《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對保險投資管理的監管比例和監管方式進行重大改革,重新定義大類資産。

  資本背景

  “有錢”也成為險資大肆舉牌的後盾。根據保監會數據,2013年前4個月,剔除中華聯合控股壽險業務,保險公司總資産為7.56萬億元。

  到2014年年底,這一規模達到10.16萬億元,增幅為34.39%。原保險保費收入2014年達到2.02萬億元,同比增長17.49%,但當年賠款和給付支出只有0.72萬億元,增幅為16.15%。

  分析

  股東資金雄厚 保費突飛猛進

  一:錢從哪來?

  股東資金雄厚 保費突飛猛進

  安邦的全牌照野心顯而易見,尤其在對於銀行渠道的需求和依賴上。

  據安邦人壽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其99%以上的保費收入來自銀保躉交産品,不僅如此,其表示未來三年仍繼續以銀保渠道業務為主。“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對於銀行渠道的依賴程度都是巨大的。”業內人士坦言,“這也是為何打入銀行內部是險企的願望。”

  業內人士透露,安邦近幾年發展迅猛,一方面離不開股東雄厚資金的支撐,另一方面則是保險業務帶來的持續現金流。根據保監會公佈的去年全年保費數據顯示,安邦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528.87億元,安邦財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也達到51.35億元。而在2013年,安邦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僅為13.68億元,安邦財險是65億元。

  保費規模突飛猛進的利器是被業內人士稱為投資型財産險,“安邦在2009年和2010年低利息的環境下力推這類産品,受到資金追捧。”

  假設一旦安邦將民生銀行定位為一個分支機構,借力銀行渠道業務發展,其保險業務將大大受益於平臺綜合交叉銷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源源不斷的保險資金又可以為銀行負債端提供“彈藥”。

  股權分散 大股東阻擊能力較弱

  二:為何選擇民生銀行?

  股權分散 大股東阻擊能力較弱

  所謂的“野蠻人”舉牌對象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股權分散,且持股比例均偏低,沒有絕對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二是第一大股東持股低於30%,且實力相對較弱。

  而在阻擊“野蠻人”舉牌威脅中,要麼花鉅資買股權,要麼拉幫結派。有分析認為,民生銀行原股東阻擊能力相對較弱,安邦保險或穩坐第一大股東的“龍椅”。

  數據顯示,在民生銀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十大股東中,第二大股東新希望持股4.70%,為除安邦保險外的最大股東。不過,新希望並沒有與安邦相爭的意思。在失掉第一大股東位置之後,民生銀行原副董事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選擇了減持。截至目前,安邦的表決權持股已是劉永好的好幾倍,更遙遙領先於中國人壽、史玉柱等股東。

  而對招商銀行,安邦保險雖然也大舉增持,但還有招商局這個巨大的央企,背後還有中國遠洋、中國交建等央企,安邦或略弱一籌。在金融街的前十大股東中,第一大股東金融街投資集團目前持股比例高達26.89%,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還持有金融街2.29%的股份。金地集團中大股東位置被生命人壽牢牢把持。

  安邦對民生銀行的強勢增持,業界普遍認為,安邦的進入,並非“對民生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陳珠明直言,安邦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達到金融控股的目的,作為民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不斷增持是為了鞏固其實際控制地位。

  猜想一:安邦會否繼續增持民生銀行?

  “混業經營是所有金融企業尋求做大做強的方式,也是金融企業發展趨勢。”陳珠明認為。

  不過,也有報道稱,民生銀行在與安邦溝通過程中已明確表示,希望安邦只做相對大股東,頂多持股20%,並在董事會擁有一席,且可擔任副董事長。

  對於此消息的真實性,民生銀行昨日表示不予回應,也不願意對安邦入主民生銀行做任何評價。

  未來,安邦土豪會否繼續增持民生銀行呢?陳珠明認為“不好説”,主要看其他股東的動作。

  猜想二:安邦想控制民生銀行?

  陳珠明認為,安邦入主民生銀行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加大持股比例控制民生銀行。

  目前,安邦保險集團的進入已是事實,多年不變的分散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董事會改組不得不開始。今年1月15日,民生銀行發佈公告稱,增補董事姚大峰為民生銀行戰略發展與投資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姚大峰現任安邦保險集團副總裁、安邦人壽董事長以及安邦養老董事長兼總經理等職,是安邦保險集團委派到民生銀行的唯一一名董事。而此前有報道稱,吳小暉甚至非正式表達過擔任民生銀行負責人的意願。

  猜想三:民生銀行發展徒增變數?

  對安邦的強勢入主,相關高層均公開表明歡迎。但實際上,面對一個多月來安邦不斷增持,民生銀行內部一度陷入緊張和不安。“安邦並不滿足成為第一大股東,如果安邦想要控制民生銀行,目前的管理層就會喪失主動權。”某接近民生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而民生銀行的股東似乎對此也束手無策。記者觀察到,對於安邦的不斷增持,包括股東和管理層未見有公開應對動作,甚至原第一大股東新希望集團在去年12月26日減持1.854億股。

  陳珠明認為,民生銀行對外來的股票增持者難有動作是因為其股權結構導致的股權分散,股東持股比例也不高。

  陳珠明認為,安邦的強勢闖入,讓民生銀行未來的發展陡增變數。“可能引發管理隊伍離職潮。”

民生銀行(600016)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