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帶動創業,創業促進就業
- 發佈時間:2015-01-29 04:29:23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竺泉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較快發展,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這個“新常態”新在哪?
首先“新”在“勢”上。這個新的“大趨勢”、“大邏輯”,就是增長速度正從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粗放型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的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存量增量並優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尤其是要依靠創新驅動。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發展規律,是發展大趨勢。認識大趨勢,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其次“新”在“長”上。這是整個經濟由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向現代經濟形態的歷史性轉變,是一個廣泛、長期的過程,不是若干年,起碼是幾十年。
再次“新”在“難”上。由於是廣泛、深刻的經濟結構進而是社會結構的調整和變遷,因而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涉及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體制、發展利益和發展環境(包括生態、國際市場等)的變革,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關係的調整、博弈、平衡,的確是一個艱難痛苦、難題很多的過程。
第四,“新”在“進”上。這個“新”是往前走的爬坡過坎的前進過程,是一種新發展、新提升、新進步,是更高起點、更高平臺上的新跨越。
第五,“新”在“活”上。要通過體制改革激發新的發展活力。恐怕所有的“新”,都要通過創新來實現,通過創新來激發活力。適應、引領新常態,需要強化戰略定力,積極探索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走出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新路來,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
與此相應,中國的創業、就業結構也步入了“新常態”。今天和未來一段時期的中國創業,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創業,而應該是創新型創業,以創新帶動創業,進而用創業去帶動就業。創新創業是因、是源,就業是果、流。
過去那種全民“下海”、全民經商式的創業就業,有其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當今中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是迫切需要轉型升級,沿海較發達地區更是如此。過去那種全民“下海”、家家戶戶開店辦廠式的創業就業,已經不合時宜了,我們的低端産品和多數産業産能已經嚴重過剩,不應該再倡導這種低層次的創業就業,否則就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也無助無益於轉型升級的“新常態”。
因此,我們要推動創業就業的轉型,推動創業形態的創新,推動創業就業模式的轉變。今天的創業應該是創新型創業,今天的創業之路將從大眾普化型、經驗型為主向越來越重視知識、能力、科技的創新型、知識型創業轉變,今天的就業應該是創新創業所帶來的新業態的就業。
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當然也不是指全民經商辦廠那種低層次的創業就業。個中所指除了要用自己的智慧、雙手去幹事業、去就業這一最廣泛的意義外,主要是通過創新去創業、通過創業去就業,特別是知識型、能力型、科技型的年輕人自主創新創業。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草根創業”。正如中央領導最近反覆強調的,我們呼喚大眾創業和草根創業,但大眾創業和草根創業的“金鑰匙”,就是“創新”。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才能創好業。這對今天創業者的知識水準、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今天中國創新創業的主力軍,應該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家和未來的企業經營者——有知識有技能的年輕人。
創業者、尤其創新型的創業者,始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創新者站在創業、發展的最前沿,他們探索和開拓發展的新領域,成功了的創新,也就是能夠市場化、商業化的創新成果,帶動了市場化群體(企業)的創業;而市場化群體(企業)的創業推進,又廣泛地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社會就業。企業家是現代社會最典型的創新創業強者。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創業精神,離開了創新創業,就不是真正的企業家了。
作為政府,面廣量廣的就業問題當然要花大力氣解決,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讓企業家和那些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有條件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去更多地創新創業,要為他們的創新創業創造更好的環境。這也是我們適應、引領新常態的一條基本路徑。
(作者為經濟研究學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