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新常態帶給世界利好消息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01: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近日在曼谷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亞太地區2015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5.8%,相比2014年的5.6%有所提升。不過,雖然美國經濟逐步走出頹勢,但對經濟的刺激作用還僅限于本國。歐洲經濟增長緩慢,歐洲央行1月22日啟動量化寬鬆,以應對歐元區內持續的通縮壓力並促進經濟復蘇。與此同時,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拉美地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在全球經濟出現明顯分化的背景下,中國積極促改革、調結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動力充沛,發展前景光明。

  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且不平衡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的調查報告指出,2015年亞太地區通貨膨脹率將從去年的3.9%下滑至3.5%,這為部分區域經濟體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提供了空間。報告還提醒亞太地區國家要做好準備,應對美聯儲升息可能導致的資本外流。不過報告進一步指出,來自歐元區和日本的資金流入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問題。

  標準普爾近日發佈題為《美國消費者支出的增長是否會繼續提振亞洲經濟》的報告指出,雖然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復蘇將推動亞洲地區的出口增長,但目前來看美國消費需求走強對經濟的刺激作用還僅限于本國,這既與高企的庫存量有關,也受到美國和亞洲之間勞動力成本差距縮小的影響。

  標準普爾經濟學家文斯·康迪指出,“歐洲經濟衰退可能還將持續數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趨向溫和,美國的經濟復蘇又沒有帶動亞洲出口增長,亞洲地區必須重新思考發展戰略、改革經濟結構,從而提高生産效率、重新調整國內消費和儲蓄的比例”。

  歐洲央行本月22日宣佈,啟動量化寬鬆,從下月起一直到明年9月,每月實施600億歐元的債券購買計劃。歐洲央行希望通過以購買債券的方式注入流動性,防止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還表示,該計劃為開放式購債計劃:在“通貨膨脹率的走勢得以持久調整”之前,歐洲央行將會“一直實施購買債券的行動”。

  “如此大規模且長時間的寬鬆貨幣政策,在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的同時,也為未來經濟埋下隱患。如果缺乏來自實體經濟投資與增長支撐,歐洲經濟前景不容樂觀。”比利時魯汶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蒂斯表示。

  在美元持續走強、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的大背景下,拉美作為全球主要的大宗初級産品輸出地,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預測,拉美地區2014年經濟增長僅為1.3%,2015年會略有好轉,但也只有2.2%,這一增速將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準。

  近4年多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拉美國家主要出口産品石油、銅、鐵礦石、大豆等的價格均大幅下降。過去十幾年主要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出現的經濟發展高速期已經結束。

  令拉美國家擔憂的是,經濟學界普遍認為,由於美國經濟形勢明顯好于歐洲,明年就可能加息,而歐元區仍困難重重,對美元指數進一步上升的預期很強烈。人們擔心拉美有可能再次出現國際資本嚴重外流的情況,並加劇通貨膨脹。

   要釋放全球增長潛力,需從供應層面採取促增長的政策

  全球經濟出現明顯分化。那些經濟開放度低、過於依賴大宗商品出口和福利負擔重的國家麻煩更大;那些經濟開放度較高,製造業相對完備並具有競爭力,在全球價值鏈佔有一定地位的國家,具有較強的抗禦風險的能力。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全球經濟用於抗衡危機而釋放出的積存能量已基本用盡。在這段時間內,已經做出調整的經濟體,能夠較好地應對未來的風險,反之則會陷入困境。調整的緊迫性和壓力越來越大。在全球産業鏈已基本分割完畢的情況下,調整的成效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擠進産業鏈,二是向上游移動。這涉及勞動力素質、全社會對改革壓力的承擔意願和承受力,以及分配製度調整中出現的利益重構等諸多非經濟問題,難度顯然很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改革越慢,未來面臨的麻煩就會越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認為,要釋放全球增長潛力,需從供應層面採取促增長的政策,如實施增強勞動市場靈活性和提高服務産業生産率方面的結構性改革,以及進行基礎設施投資和發展知識經濟等。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亞太地區經濟容易受美國資産價格大幅膨脹,以及美國貨幣政策重新走向正常化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投資基金會拋售大宗商品,使資金從亞太回流美國,對亞太地區的投資和消費帶來一定負面影響。“總的來説,中國經濟的增長還是亞太地區的穩定器。”劉利剛説,他預計,亞太地區今年應該可以抵禦美國升息和資本外流的壓力。

  中國國內需求和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

  儘管2015年預期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但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行政秘書阿克塔爾表示,對於中國經濟“整體上有信心”,因為中國在區域互聯互通方面的投資將創造新的機遇。

  朱民也認為,未來確實還會見到中國經濟繼續放緩,但這種放緩不無道理,中國正在努力實現內部經濟再平衡,已初見積極成效,中國應當繼續推進改革議程,不必保持過高的經濟增速。

  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增長7%至7.5%所創造的價值,大約是8000億美元,相當於一個中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每年新創造的國內生産總值還是相當可觀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經濟增速去年放緩至7.4%,但對全球經濟的貢獻至少在25%左右。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還是非常可觀的。

  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取得鼓舞人心的進展。中國國內需求和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

  “亞行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為7.2%,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30%左右。”莊巨忠説,“這對中國、亞洲和世界都是利好消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