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豐縣:園區興産業品牌出效益

  • 發佈時間:2015-01-27 03:31: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有價而無市,叫好不叫座,是近年來特色農産品闖市場面臨的一道難題。統一標準、叫響品牌,主動引導市場需求,讓土生土長的農産品“有名有姓”,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當下,不少地方都有一些創新實踐,提供了買得放心、賣得舒心的生動例證,值得借鑒。

  石培明

  紅富士蘋果、大沙河白酥梨、牛蒡、蘆筍……説起江蘇省豐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遠近聞名的農副産品。

  豐縣一直是江蘇省知名的農業大縣。近年來,豐縣經歷了以糧棉生産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産時期、以出口創匯蔬菜為主的高效農業發展時期,相繼榮獲全國水果生産十強縣、全國食用菌生産建設示範縣、中國綠色生態白酥梨之鄉等榮譽稱號。如今,豐縣又邁進了現代農業高速發展時期。

  近日,在位於豐縣大沙河鎮的豐縣果樹試驗推廣站內,種植大戶馬行亮正在觀察新栽植的果樹新品種生長情況。去年,馬行亮在這裡承包了10個大棚,種植了大櫻桃、油桃等果樹,今年已經有部分果品上市了,他説,這裡的土地流轉、大棚建設都由大沙河集團統一管理,他只是承包經營,然後上繳一部分租金。

  馬行亮所説的大沙河集團,是豐縣2013年5月份成立的“江蘇大沙河現代農業産業集團”。集團的戰略定位是圍繞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全面構築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全産業鏈,著力打造“産品生産、試驗研發、示範輻射、産品加工、儲運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集團。目前,集團下轄母公司1家、子公司6家、成員企業39家,固定資産由成立初的12.8億元達到目前的14.2億元,經營品種涉及6大類120個品種。

  豐縣農委主任、大沙河集團總經理張世景介紹説,成立大沙河集團,進一步明確了豐縣農業發展的目標和路徑。以創建全國特色農業強縣為目標,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統籌為方略,以重大農業項目為抓手,加快豐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跨越。

  目前,豐縣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已發展到156家,年産值290億元,帶動農戶17.4萬戶。大沙河集團將搭建一流服務平臺,整合農業資源,依託豐縣優勢農産品,打造全國一流産業基地,叫響“大沙河”品牌,為農業發展提供優質基礎産品。

  孫樓鎮仇樓村74歲的張正信老人,一大早就來到離家不遠的蔬菜大棚內打零工。張大爺負責給正在生長的黃瓜打理葉子,一天能掙50元。張大爺説,土地流轉給農業園,有固定的收入,現在還能來這裡打工,掙點零用錢。

  豐縣現代農業産業園是2011年經省政府批准的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目前已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一期建設果蔬大棚160棟,二期建設60棟。負責園區經營的優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前鋒介紹説,果蔬大棚、日光能溫室由一些合作社、種植大戶和當地農民承包經營,主要種植番茄、黃瓜、辣椒等十幾種蔬菜。

  2014年,豐縣又制定了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園區的計劃,以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為核心,面積116.68平方公里的綜合型現代農業示範區。根據規劃,從現在起,用5年左右時間,把農業綜合開發園區建設成為農業科技、人才、資訊、資本等先進要素的集聚區,拓展農業功能、培育新型農業的樣板區。爭取到2020年,用不到全縣十分之一的土地,創造全縣農業效益50%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