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里巴巴、京東、1號店、蘇寧、噹噹網等“結盟”對抗假冒偽劣産品

  • 發佈時間:2015-01-23 09:32:58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陳久志 通訊員 劉麗芳

  電商的迅速崛起,讓網購成為時下最為便捷的購物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隨之而來的,網路上充斥著大量的假冒偽劣産品,成為電商健康發展揮之不去的頑疾。尤其是一些黑心網店“狡兔三窟”,心存“閉店下架不用怕,立馬再找下一家”的僥倖心理,絞盡腦汁逃避法律監管,不過這一伎倆恐將成為歷史。

  昨日上午,全國電子商務産品品質資訊共用聯盟在杭州成立。記者獲悉,這一聯盟將電子商務企業、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檢測機構等緊緊聯繫在一起,編織一張無形的電子商務産品品質資訊監督網,聯手向黑心網店説“NO”,讓黑心網店“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你以為是貨比三家

  説不定比來比去還是同一家

  網友“shaoguan3a”最近有點鬱悶,他想在網上買一條牛仔褲,卻無意中發現了件怪事——同一款牛仔褲,問了幾家都沒碼,原來店主一個人開了四家網店,重復鋪貨、賣同樣的産品!

  這個話題,立刻引起其他網友的吐槽。網友“TS-1101”直截了當地指出:“一個人只能開一家店。但是如果把‘七大姑八大姨’的身份證借來,還是可以繞過規則……”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你以為是貨比三家,説不定比來比去還是同一家,這在網購的虛擬世界裏並不少見。一些網店老闆為了提升流量增加銷量,不約而同地採取了這種策略。”全國電子商務産品品質風險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網路監管對此有點防不勝防。“你把他的這家店關了,他還有另一家,就算你把同一平臺上他的所有店都查封了,説不定在其他的電商平臺上還有店。這也是近幾年有關電子商務産品品質問題投訴數量直線上升的主要原因。”

  電商平臺實現資訊共用

  “精準打擊”黑心網店

  “是該對黑心網店清理門戶了。”阿里巴巴網路安全部資深總監倪良表示,2014年1—9月,阿里巴巴共收到1.1億件産品涉嫌假冒偽劣的案件,如果放任不管,勢必會打擊阿里巴巴努力成為一家102年企業的雄心。

  目前,阿里巴巴對涉嫌電商産品品質問題的案件處罰非常嚴厲——同一家店,一年內查到有4次銷售假冒偽劣産品,直接查封凍結。今年又新增了一條,同一權利人如果一個年度內被投訴3次,同樣也會被清理門戶。

  作為聯盟的發起會員單位之一,阿里巴巴有信心對銷售假冒偽劣産品的網店,尤其是狡兔三窟的黑心網店,進行精準打擊。

  阿里巴巴的信心,來源於全國電子商務産品品質資訊共用聯盟所具備的強大功能。據了解,該聯盟的陣容非常強大,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知名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京東、1號店、蘇寧、噹噹網等,所佔市場份額達到95%以上。這些電商企業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産品品質資訊交流共用平臺和機制,對電商産品品質違法失信行為實施精準打擊,使違法者在電商領域“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在這個資訊共用平臺上,各會員單位還可以查詢各電商的組織機構代碼、3C認證等相關資訊。全國各地的檢測機構、質監系統、科研院所也加入其中,通過各方産品品質資訊的互聯互通,實現電商企業之間的協同配合,為線下精準打擊違法失信電商提供了各種可能。

  據分析,該聯盟“精準打擊”的殺傷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針對商家,例如某家網店在淘寶出現産品品質問題,其實時資訊就會被傳送到聯盟資訊共用平臺上,其他電商企業可以同步查詢。一旦有了污點紀錄,違法失信者很難再到別的電商平臺開店。二是針對産品,同一商品如果涉嫌假冒偽劣並被列入共用“黑名單”,將很難再到別的電商平臺銷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