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奶難不能全怪進口
- 發佈時間:2015-01-22 03:11:5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商務部舉行例行發佈會,通報2014年全年商務運作數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還就我國首度成為資本凈出口國、奶農倒奶事件以及油價大幅下跌等熱點話題做出回應。京華時報記者平亦凡
首度成資本凈出口國
對外投資不是“新馬歇爾計劃”
商務部昨天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共實現全行業對外投資1160億美元,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資再投資,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應該在1400億美元左右,比利用外資規模高200億美元,首度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沈丹陽同時否認了中國政府在對外投資方面存在“新馬歇爾計劃”。他指出,中國對外投資有三個“力”在共同推進。第一是動力,企業自身有對外投資的市場動力;第二是引力,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歡迎中國企業投資;中國政府只是加了一個推力,所以不能説這是什麼計劃。“馬歇爾計劃畢竟是政府強力推進的一件事情,而我們是三力並舉。”沈丹陽説。
奶農倒奶事件
中澳自貿協定對奶價影響有限
近日,多地奶農都出現了“倒奶”現象,有專家指出,中澳自貿區的激勵機制可能會對中國的乳業産生一定影響。對此沈丹陽表示,國內乳製品的供求關係實際上有週期性波動的特點,一些地方出現“賣奶難”問題並不一定都是進口的衝擊。
前五年我國乳製品進口一直保持在20%以上增幅,2013年增幅曾高達37%,但這期間國內仍出現奶源緊張和搶奶現象。據海關統計,2014年進口乳製品增長了17.9%,增幅比上一年明顯下降,但依然出現殺牛倒奶現象。
“我們分析,這裡面有乳製品國內外價差比較大,國內企業增加使用進口乳製品的因素,跟國內乳製品産業整體水準比較低、消費者對國産乳製品信心不足有很大關係。”沈丹陽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擔心中澳自貿區一旦簽署,會對國內的乳業産生衝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擔心大可不必過分放大。”
事實上,在中澳自貿協定談判中,商務部已經考慮了在逐步減免關稅的同時,對乳製品等行業給予適當保護。為使國內産業能有較長時間逐步適應,包括乳製品在內的許多産品的關稅降稅期一般都長達8—10年,而且少數産品還設置了特殊保障機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