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渤海規模型岩性地層油氣藏勘探新領域與關鍵技術創新獲獎

  • 發佈時間:2015-01-22 01:31:1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上油氣勘探相對陸地勘探,具有油區地質認知程度低、鑽探成高、鑽井少等難點,成為海上油氣勘探的高技術門檻。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攻克的《渤海規模型岩性地層油氣藏勘探新領域與關鍵技術創新》成果,不僅發現了多個大型油氣田群,還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2014年11月21日召開的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2014年度科技獎勵頒獎大會上,該成果獲得地質勘探類唯一的科技進步一等獎。

  海上油氣勘探是高風險行業,不僅需要技術支援、後勤供給,還面臨法律、自然災害等風險。隨著渤海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斷提高,大型整裝構造圈閉越來越少,岩性地層油氣藏勘探逐步成為下一步增儲上産的重要接替領域。渤海石油研究院針對規模型岩性地層油氣藏勘探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啟用沉積與新領域勘探室承擔。這個基礎研究科室多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組成,平均年齡31.5歲,是一支有朝氣、素質高、有創新能力的團隊。他們主要從事新區新領域、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從而推動油氣勘探發現。

  項目由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夏慶龍牽頭,杜曉峰、牛成民、加東輝、王德英、宋章強、鄧吉鋒、賀電波、張新濤、楊海風、王啟明、黃振、曾萱、王改衛、陳延芳等14人共同承擔。在運作過程中,他們團結協作、科學分工,從渤海海域各個區塊入手,收集資料、總結提升,不斷將基礎研究與勘探實踐緊密結合;同時,面對項目研究過程中出現的難題、瓶頸,他們攻堅克難、勇於創新, 常常通過開專題研討會、“頭腦風暴”等形式來研討、攻關。

  技術創新點。通過深入剖析渤海油區特有的基礎石油地質條件,在渤海灣岩性地層油氣藏勘探全新領域視角下,他們系統總結了湖盆萎縮期大面積極淺水三角洲岩性油氣藏、裂後轉換期大型複合湖底扇岩性油氣藏和裂陷間歇期盆內局部物源近源扇三角洲岩性地層油氣藏的油氣成藏模式和富集規律,整合創建了極淺水三角洲岩性油氣藏定量化勘探技術組合、湖底扇地震沉積建築單元分析技術組合,以及無井條件下近源扇三角洲岩性尖滅線精細識別和刻畫技術組合等配套勘探評價技術,取得了多項創新地質認識和關鍵技術整合。

  經濟效益。目前,上述地質認識和技術組合已推廣應用到渤海油區黃河口凹陷、石臼坨凸起、遼西帶北段和遼中凹陷等多個地區,促進了十余個大中型油氣田(群)勘探發現,共累計新增地質儲量4.44億噸油當量,其中探明2.17億噸油當量,目前已經上報國家探明儲量1.53億噸油當量,預計可實現稅前利潤339.14億元。同時,項目還推動發現天然氣儲量規模超300億方,相關成果值得渤海未來天然氣勘探繼續推廣應用。

  社會影響。該課題的實施不僅發現了多個大型油氣田群,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批油田的開發帶動了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使之成為中國東部能源接替基地,為環渤海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證,大力拉動了地方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發現天然氣儲量超300億方,將為渤海經濟區綠色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潔凈能源,為進一步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做出積極貢獻。(蘇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