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19慘案”後,請減倉耐心等機會

  • 發佈時間:2015-01-20 12:31:28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娜 李丹

  19日,滬指大跌260.14點,跌幅7.7%;深成指跌761.87點,跌幅6.61%。被股民稱為“1·19”A股慘案。這莊“慘案”的發生在預料之中,而如此之慘在意料之外。多張兩融罰單的出爐、委託貸款政策規範、保監會限制保險資金以繞過通道方式拆借資金給券商做融資融券業務……利空因素疊加影響下,兩市共152隻非ST個股跌停,近2000家個股下跌。

  股民眾生相:有人忙著清倉,有人忙著抄底

  19日,A股多數板塊下跌,其中,銀行、保險、證券等板塊股票幾乎全部跌停,分別暴跌9.95%、9.4%、9.37%。股民眾生相可謂各不相同,開盤就深跌,有忙著減倉甚至清倉的,有忙著抄底補倉的。

  “上周的利空消息出來,知道要下跌,但是沒想到跌得這麼厲害啊。滬指還可以跌到近8%!一共3隻股票,兩隻跌停,一隻跌5%。”股民趙女士説午睡醒來,看股票賬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看這架勢不對,我把銀行股賣掉了。後來看銀行股全部跌停,也真是醉了!”股民由先生半倉銀行股半倉通訊股,前期利潤30%左右,看到大盤傾瀉而下,就清倉先落袋為安了。

  有的股民忙著減倉清倉,也有的股民認為到了抄底買入的好時機,在當天下午補倉。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煙臺股民説,自己下午新投入50萬元,他認為這是一次洗盤,暴跌同時意味著機會。

  業內操作建議:長線仍看漲,投資者耐心等機會

  在煙臺一家證券公司的投資顧問孫先生看來,證監會對兩融業務踩了急剎車,銀監會也出手擬限定銀行委託貸款來源及用途、保監會限制保險資金以繞過通道方式拆借資金給券商做融資融券業務。一行三會都表達了這樣一種降低市場風險偏好的態度,19日,很多兩融標的物都出現了跌停,而融資業務被潑冷水使得券商板塊出現了全線跌停。在操作上,投資者先等等看下跌是否會持續,該減倉減倉,耐心等待機會。

  不少股民也積極看好後市,資深股民郝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的觀點是短期內大盤仍然有調整的壓力,但是中長期仍然是有牛市行情存在。

  有分析人士認為,牛市第一波近尾聲,短線將高位震蕩,大藍籌股適當減倉。不過,煙臺一家證券的分析人士劉先生認為證監會對券商兩融業務的這次決定,短期對券商股會有一定影響,但投資者也不必過於恐慌,這次規範是為了降溫防風險。“監管部門應該是希望股市盲目快牛引導為慢牛。”

  相關連結

  “1·19”與“5·30”

  1月19日,A股暴跌,引來股民將這次行情與2007年5月30日的行情作比較。不過,多數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兩者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區別。

  2007年5月30日淩晨,財政部淩晨宣佈調高印花稅至千分之三,兩市應聲下跌,滬指暴跌281點,860隻個股跌停,滬指跌至4053點,跌幅6.5%。

  一位證券分析人士陳先生認為,兩者的相似之處是,兩次暴跌的都是前期漲幅較大的。最大的區別是大小盤股表現完全相反,2007年是小盤股暴跌,大盤股沒怎麼跌,而這次是權重股集體暴跌,小盤股反而有所上漲。

  “這次監管部門對兩融進行規範,針對的是增量而不涉及融資存量,因此影響主要是在於信號意義,實際縱深的影響不會太久。”他認為此次暴跌有可能是因為,前期股市上漲速度過快引發了監管層的擔心。

  2007年“5·30”當天跌6.5%後,加上此後的跌幅,累計跌15%左右,經過近兩個月的寬幅震蕩後,又重新創出新高,一路上漲至6124點才結束牛市。

  本報記者 李娜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